網頁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問賽道2008/04/03台中

問賽道2008/04/03台中 
(這集比較短,因為當初上傳錄音檔時似乎只有上半部)
http://www.americannewage.com/enet/MUSIC/POLO/%E5%95%8F%E8%B3%BD%E9%81%9320080403%E5%8F%B0%E4%B8%AD.mp3

短暫的快樂更鞏固了你沒錢的信念,你冥想是為了省錢,所以越冥想越省錢,為什麼越省錢?因為越鞏固了「我是沒錢的」那一種想法,恐懼是我需要那麼多的安全,你可以回頭去檢視我為什麼這些安全不夠?安全是可以被量化的嗎?當你去想到你是夠安全的,你就沒有恐懼這件事情吧!因為恐懼是你覺得什麼東西是不足、什麼東西是不行、什麼東西是沒有,那從正向的角度來看是說我對這方面的需求是比較高的,用一種正向認定的方式是說我需要的錢、需要的安全度是很高的,然後你再去想說我真的沒有安全嗎?我真的不安全嗎?我真的有那麼不安全嗎?其實你問自己問到後來我覺得我真的還蠻安全的,雖然這幾年賺的不多可是這幾年就安全呀!

恐懼其實是對安全感需求的增加,我的意思是說你提高的安全,你的恐懼就會降低,我們從這邊來看為什麼我一直提高我的安全?我們真的不安全嗎?重點不是你事實上有多少錢?是感覺。你的心境一直停在四五十歲沒有工作,停在那邊你根本活不出你三十歲的感覺,你的心境一直停在4、50歲那你根本不會有3、40歲的身體,而且你每個當下都浪費掉了,因為你每個當下都活在未來。

事實上你現在過不過得去都不是問題,過得去你也在擔心,這幾年過去其實沒有一天是過不去,有困難但是還是過去了,不然今天怎麼會存在在這裡?你要不要用神奇之道相信我4、50歲之後就像個貴婦一樣?要養也要養年輕的?你就是在用這種方法?我的經驗當中要包養也包養年輕的妹妹,不會有人包養4、50歲的?你就相信就好,內我就會自動提供,你不能拿一個新的經驗來貼,新的經驗當然是說這樣的做法是存在的,只是說就沒有那麼神奇,也沒有那麼大範圍,書到用時方恨少,你要用的時候沒有經驗然後你就會講另外一種推論的結果,有沒有?跟你講包養,包養就是年輕。有一天你會發現五六十歲了可是沒有被包養,那你再去找一個經驗來嗎?使用相信的方式不是用經驗的方式,一般的經驗也會有幫助,就像你剛剛聽了也會覺得那樣很好,增廣見聞,一般人就是這樣子的學習方式,知道這樣子的方式存在,當然也會覺得有獲得希望的感覺就像你剛剛的反應。賽斯資料是說你相信的那個東西就算你不知道是怎麼來的都是OK的,就是來嘛!不然就像我一樣跑去躲起來。

你的經驗是有它的極限的,因為我們一般的這些的方法經驗都是在告訴你神奇之道是存在的,這個過程你如果只是停留在找方法、擴充你的經驗而已,你的意識沒有轉變。你要說既然有可能這樣,那就代表什麼事情都有可能。不是在我的經驗裡面才有客人,而是在我的經驗裡也是有可能的,就會藉由這些經驗代理的過程,這也是一種過程,你要看到更大的經驗跟方法,而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才看見經驗跟方法,而是在這個過程應該就可以轉化,「啊!神奇之道存在!」相信就會有結果,就像你吃三太子的香灰,吃觀音媽的香灰,然後你說可能有另外一個觀音媽比較靈,這樣就不對了,而是再吃香灰的過程,藉由這些代理在思想上轉化了。因為如果只是從行動你就會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路」這方面走,當然這一些都有好處,可是就沒那麼神奇.賽事心法是講說你的意識轉變了,意識流朝哪一個方向?而不是行動本身。行動本身會有暫時的作用,講具體一點那是替心靈爭取一點點時間去改變想法,開刀、吃藥緩和一下病情、緩和一下心情,是你在這一段時間你的意識變了、你的信念變了。

問賽道2008/04/29 台中

問賽道2008/04/29 台中

喝綠茶到第四天結果睡不著,你除了講這件事情是失敗,你還會講他怎麼樣?沒有東西是會失效,一定是還有其他東西起了作用。

他主動接受這個東西,本身是喜悅和快樂的來源,已經整合了或者是內化成我就是願意這樣子做,我的父母親就是這樣子講,那我也覺得這樣子就是OK。我因著我的經驗、我的興趣我覺得這樣子是很好的,然後我也過得很好,平常角度看過去覺得他那樣是比較限制性信念的。會覺得哪一種東西如果擺在我們身上的話他會是一種限制性的,可是哪一種東西也是對某一種事件或觀念的相信跟接納。比如說他的省對他來講是一種快樂的感覺,那有一種省是害怕的感覺,哪一種東西對他來講就你的理解是「限制性的感覺」,像我爸來講他就覺得男生就是要賺錢,這對他來講沒有產生什麼很大的困擾,這跟他內在的價值整合出來的也一致,所以他會覺得他這樣子就是有一種喜悅,但是社會氛圍我也是這樣子的話他在行為上並沒有想要種靈魂藍圖的改變。

有些人處在傳統也是過得很好,可是我現在處在世代交替,或者隔代代溝的衝突,重點不是這些事情或事件,而是對待的方式,我的心裡我覺得感覺怎麼樣?「順」就是代表他的內外一致,做法上不一樣,重點是回歸那個心態,我覺得舒服。

如果比較偏激一點來講,多留的就是多轉的,多花那一些精力來賺錢,我如果帳戶有錢就代表我不是很浪費的人?你應該反問,我不是很浪費的人為什麼戶頭會沒有錢,到述法來講帳戶沒有錢所以我是很浪費的人,可是我又不接受是一個很浪費的人。我只說我不能當一個浪費的人,因為我真的沒有很浪費。我不是一個很浪費的人,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在他的觀念裡面一定是浪費的人多才會沒有錢,要不然他怎麼會有這句話?

像我哥也是,他每個月賺五萬多不知道花到哪裡去?每個月就空掉、每個月就扣掉,可是他就是他們家都他在支出。

戶頭是零是現象,你到底在意的是什麼?我講一個現象大家討論看看,我們每天的生活或從小到大都有很多的信念,因為你不是勞心就是勞力,因為這個信念你要採取行動他就是勞力,因為這個信念你要避免去做的那就是勞心,這個東西就像每個電腦裡面你安裝新的程式的時候,那個程式越安裝越多你後來的記憶體就會不夠,那是不是要增加記憶體或升級?就像剛剛學員講的好像不夠那是不是要賺多一點,當然這是一種方式,只是這種方式是處理表面的經驗。可是我如果把電腦裡面一行沒有必要的程式或者回到生活裡來講檢查我的信念,我如果把那些信念拿掉的話我的負擔就不會那麼大。不會這麼大,那我就不需要再購買記憶體,延伸來講就是環保、對地球有幫助,不用去擴充、浪費資源,是我的需求也沒有那麼大,但是我們覺得要一定要用那一些東西的時候,他就變成必需品得那麼大,因為需要那麼大或那麼多的資源進來是因為想要改變心情。比較多的記憶體、比較多的錢、比較多的資源就可以有那種感覺,現在就是說這是一個方式,那綠色生活就是另外一個方式。

我們重新檢視一下生活中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習慣?因為習慣會讓我們的感知力衰退,我想到一個例子,你每次吃飯都吃很快,那你就不知道那個感覺。把這個習慣拿掉,你就是去品嚐那個味道,你就比較會有經驗性。盡興就不會減少,因為賽斯提到有時候我們會進入一種衰退的狀態,然後衰退的狀態其實你生活的經驗就變得很簡單。沒有什麼新的感覺因為生活在一種慣性裡面,不需要去處理,因為那個你都知道了。變成生活裡面很多的慣性負載,而那個負載你變得跟嬰兒不一樣,嬰兒他每一種感覺都要去體驗,而我們在那麻痺的過程當下其實有東西可以體驗,用過去的方式在體驗,就等你漏失掉了現在的東西。你失去了現在體驗的東西,那一些事情的敏感度就會降低,你就越來越會發現生活好像越來越無聊?因為沒有新鮮感。

那個情緒困擾來自於「應該」,你在騙誰?你在打煙霧彈,當人在這樣子講的時候你會以為他真的很小,然後就想盡辦法要幫助他,就剛好中計。他就會一直在那邊跟你循環,他為會說他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為什麼?你根本就知道,我說你要直下承擔你的作為,你今天跟我講說你很餓,然後我就是不吃飯,為什麼會這樣?真的很想變飽呀?可是我就是不吃飯!我就說不管,我不管要不要變飽我不管你要不要被二一被退學?先不管你要不要吃飽?要不要可以要過?都是你在騙人,我就說你不要再騙我了,從你做的事情你就享受那個結果,你打單機遊戲,那是你享受的事情,這個東西就有一個結果。不管他是成功或者失敗他都是你想做的事情,你就enjoy這種感覺,那就接受這個後果!不管是好事或壞事時都會有一種感覺,可是你如果覺得哪一種事情不是你要做的,你當然會沒有什麼感覺。
就像我們覺得小孩子是天才,考試考得很好,可是他覺得考得很好又怎麼樣?後來他終於知道為什麼二一對他沒有感覺?因為他知道讀書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今天你做的不是你想做的事情的話,當然不會有感覺。你當然沒有辦法繼續做下去,可是你的頭腦就有一個「學生就是應該讀書,不應該被二一」的想法,那我就應該做得好,可是我並不想,我想的就是打電動,我想的就是聊天,變成應該跟責任,可是那個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你對於你做的事情,你想做什麼?你就是接受那個結果跟後果,他一直把他打電動跟玩去跟讀書攪在一起他覺得他不應該,他覺得他應該去讀書,然後他真的很想讀書,旁邊的人都被他唬得一楞一楞的。我就跟他講說甚至你都快要騙過你自己了,他覺得他應該要有感覺才對,那個感覺也是他頭腦告訴他應該要這樣,可是實際上並沒有,因為那件事情對他來講不重要或者根本沒有在他的脈絡之中。

就是讓他回到自己的身上,你就是享受、就是承受,你才會有感覺,不管好壞。那回到學員這邊就是說「做好就不是我想做的」,那學員說我知道我不想,我就是把「應該」當作藉口。然後回過頭來就是去想說這是一個信念去逼你變得更好嗎?從我的身體上來講,我的身體已經在宣稱一切,我根本沒有要讀書,根本沒有要做的更好,可是那個信念那個觀念告訴我應該要變得更好才對。還沒有回到自己身上肯定自己或者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這樣的信念對每一個個人來講他是怎麼形成的?一個可能是過去的事情,一個可能是我對於當下事情沒有做得很好或者觀感到底是什麼?就像剛剛惠璧老師所講的沒有價值感,如果沒有更好就沒有價值感。要更好的人其實背後有一個信念,你不是最好你還是會被刷下來,隱藏著焦慮或者擔心甚至是恐懼。那種東西或許不會在平常知到,平常就是事情要在做的更好一點,那種東西就會像剛剛你那時候講的你沒有體驗你在當下的成就也好,你身體的感覺,你當下此時此刻所有的東西。變成是活在某一種概念之下,變成是否定現在,

如果很快地爬上一座山是他的興趣,那也沒有問題,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慢慢跑。還是回到那個心態上的問題,因為每一個信念有好處,他的另外一個壞處就是你沒有辦法活在當下。我練一下,我還是覺得賽斯寫的比較好,他會說我們常常掉入一種衰退裡面,事實上是你的意識拉回來,你在物質世界就是一直在體驗,在衰退的時候我們把用一種比較少的方式體驗當下,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似乎比較沒有直接體驗自己,真的就在我們清醒的狀態之中我們用最機械化的方式,這習慣對感官的刺激比較不覺察。<個人實相的本質>P400

信念失去它的密度,自己給自己的身體的意識也變得不太清楚,世界看起來也變得模糊了。常常是一種很深的無意識地活動的時候,也是一種新的潛在可能轉化成良機的時候,信念有他的好處也有他僵化的時侯,基本的議題就是那些無價值感、無意義,的可是直接講出來就比較沒有感覺。「我是有價值的、我是豐盛的」就在那邊衝突、在那邊打架。

用我是不夠好的方式讓社會變好那也是一種方式,可是賽斯在講對集體信念否定或者是說你不夠好的時候你會學得更多,當整個社會價值相信的時候他就變成一種事實,社會會因此有所進步,只是說他只是路線之一。

我看到了然後我把焦點轉移,可是重點是其實你已經看到了,那個就是你的焦點了,某一種程度就是你故意去忽略它,然後試圖去轉移焦點。其實不是這個樣子,他是客觀的存在沒有錯,可是你看到已經是你主觀的焦點、主觀的結果,你知道那個東西就不適合單純的轉移,其實某個程度你都有看見但是你當作他不存在,其實你一直都知道。你會看到其實就已經是你主觀的結果了。

一定會有方法,這信念還蠻好的。一定會有方法,方法就是去賺錢,你就把實相鎖死了。我們會覺得一定有辦法的那個講法其實好像也會把實相鎖到只剩那一兩個的方法,過程是去體驗那個東西然後發現信念背後的運作。

他會喜歡你,是因為你代表他不敢做的部分,雖然不是每個人,可是其實還蠻多人不敢宣稱的,可是宣稱暗含了你要冒著不一樣的危險。為什麼漢文帝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這樣子整個社會才會鞏固。

我會煩惱我會怎麼樣,那個發動點還是在於我,我就是要這樣子做,那個外在戰場就是你的聲音,因為我們本來物質實相就是聚焦的結果,我們是排除了很多的訊息才得以在物質實相呈現,排除了很多可能性,那現在你也可以把那些想法當作很多可能性,比如說沒有省的話就代表什麼?沒有存款就代表什麼?這些都是你的聲音,都有他的路線要去體驗而你現在決定要體驗哪一個?你要繼續體驗「沒有存款就是不夠省錢或是不夠持家?」的感覺,我就一門深入,因為你的感覺、你的行動還是來自你背後的信念。這個焦點要聚焦在哪邊?我就體驗下去,既然那個是你的跑不掉,那你也不用去擔心說你會成為那樣的人,你根本不用擔心,或許體驗那個才是最想要的也說不定。你試圖在那個裡面得到什麼?我們可能不知道。既然那個東西對你來講是如此難以擺脫,或者他怎麼一直跟著我?我不想理他。那代表他有某個意義,這是現在的討論或覺察度還是不知道他是什麼,那我就把它當作我的一部分,或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情。省不是壞事,爬山很快也不是壞事,心態才是問題。因為某個程度我在意了才有感覺,那也表示那是我要的。今天可能有人跟你講存款都沒有了,那講了就講了我也不在意,那今天他成為你在意的東西或許就等待你去重視他。甚至說我們擬人化一點,陪著他走,看看我一直感覺這個東西會怎麼樣?或許會生起一種神聖的不滿?那個時候你就會覺得神經病,他一直在你旁邊,你也不想放,那就拿來親一下,不然怎麼辦?他一直出現在你身邊就代表了他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這是目前我們還不是很清楚他到底要幹嘛,因為一個對你沒有用東西他不會出現在你的身邊。不用想太多或是不是怎麼樣了?因為你這樣子會貼越多的標籤在自己的身上,或許你的很急是別人的很緩,那個比較下的形容詞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你會怎麼注意他?你會怎麼去講他?那就是代表你本身的反射,因為你不注意的東西他就是成為一種背景而已

問賽道2008/05/01 嘉義


問賽道2008/05/01 嘉義
http://www.americannewage.com/enet/download.asp

他們逼你也是你願意接收的,他如果沒有覺得是他自己改變了,他會覺得是你們這個地方改變,比如說主任換人,就沒有在這裡睡了。如果我沒有回過頭來看到是我自己改變了,而外在環境是我一個投射的話,我永遠會覺得對方變了,是對方變好,那去哪一個地方不錯。我們不是從邪淫變不邪淫,我們是本來就邪淫。如果他沒有變,他就會繼續跟你講說他看到這個地方不是一個好團體,可是當他自己變得他就會覺得說其實你們那邊好像也不錯,對他來講好像覺得你們也有做一些不錯的事情,不是只會在大廳睡覺而已。他如果不改變「你會被騙」的這個信念,不管你到那裡,他都會覺得你會被騙。他後來可能會覺得我老婆也不是笨蛋,經過這麼多地方變聰明的,他會覺得你變聰明了,對你來講你會覺得那就很聰明。可是他就會開始去信任您選擇的地方,他會覺得你不一樣了,可是你會想老娘20年前就不一樣了,只是你沒有看到。

對他來講他從此沒有發現到發現,他會以為是你的變化,所以就回到那個地方「你的焦點」,對他來講是成立,對我們來講也是成立。這個世界只有你,本來人就存在著全面性的差異,我們要講的是基本上就可以了,因為你的周遭是隨著你的焦點而變,不要覺得是對方要變,因為那個東西會切弱你改變實相的力量,因為如果你接受這個樣子,你還是會覺得是他要改變,把力量給了別人你至少還要分55,在這邊要澄清說沒有55,百分之百都在你身上因為平常我們講話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說他也有變,我們信念產生的行動決定了跟對方互動的方式跟感知到的部分。

隨著我們自己變,我們感知道的部分就會不一樣,我們會覺得我自己變,他也變了,其實不然,因為他本來就存在著那些東西。因為你這個樣子才能夠完全去合乎「我創造我的實相」,重點不是說我們怎麼想怎麼看到的,剛剛那段對話的目的是在於,當你這樣看的時候會有一些問題,那些問題會引起一些效應,你會覺得一半一半,對方也有責任。可是究竟來講不是這樣,究竟來講都是你自己。

例如說我的車子被偷了,他就是一個現象,比較中肯的講法就是說我從上期星期一到現在沒有看到我的車,背頭其實是社會的講法,他已經帶著一種判斷的方式,車子被偷,你認知這樣、他認知這樣,只是代表99%的人都這樣看。你沒有看到車子兩個禮拜就是被偷了嗎?那是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是來自想法跟信念,外在的事件只是元素這樣子組合而已。你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只是反映你自己。

我覺得喝酒就是會死人、喝酒就是壞事,你帶著這個信念而希望對方變,那怎麼可能?懷著這樣的信念我卻期待對方會改變,不管他怎麼改變都會不爽,因為不是酒就是其他的。例如說我的眼鏡是綠色的,他是藍色的,不管他怎麼變我看到都是綠色的。你不可能因著自己的信念而要求對方的行為其變化而滿足你,可能,因為我的眼鏡就是綠色的,就算你今天喝得很高興回來親我、抱我,我的信念還是喝酒就是不對,誰在意?如果沒有你,他會是問題嗎?所有發生的事件只有元素的組合,沒有元素的判斷,你才會發現原來那些價值是我的。是我造成他有問題的,並不是他有問題哦!他有什麼問題?存在就是存在,你有什麼起心動念,那是你,存在只是讓你了解,而你接納了就是接納,接納就是不接納。你得為你所採取的行動直下承擔,我看到的是我的價值觀進來。是我覺得他醜,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直下承擔就是這樣,而不是我截著綠色眼鏡,叫對方改變成藍色這樣。

我們已經在談那個層面的狀況而不是單的焦點轉移,在看他好或不好,因為那個背後的基礎沒有被你拔掉、信念沒有被你拔掉,真的都不是事情的問題。重點是你怎麼去處理過去?去處理過去也只是讓你比較容易發現背後的信念,還是那句話★了解威力之點是在當下要比關注過去迷宮式的理由還要重要得多!當你說我發現我的黑暗面了,恭喜你,你真的有黑暗面了,因著你的發現而它更確實的存在。像那天在雲科有個學生,他要轉系,其實他的性向測驗出來就是顯示他適合轉那個系,我就那很好,那就轉。他就說可是我覺得那邊怎樣、那邊怎樣?我當下就說你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啦!他說我去申請,人家會問說當初怎不讀這個系,先去讀別的系,現在才來申請我們的系?我就說你想太多了,因為他想要盡善盡美,把所有可能的缺失都變得比較少一點,我就說這樣子會讓你變得很焦慮啦!今天你如果什麼都具備了,我如果不用你,我還是可以講你一千種缺點啦!

當你說有黑暗面,OK,那只是一個手段、一個工具,重點是回歸到你對那件事情的信念。而不是那件事情、不是我的黑暗面。強調黑暗面不會讓你變的光明啦!但是忽視我有另外一面,當然也不會讓你更好啦!但是你去刻意強調它、放大它、去檢視它,如果它不能讓你帶回一個根本上、信念上的理解的話,基本上你會挖出更多的黑暗面,挖不完。而某一個程度,它基本上也代表了過去,這個東西是一個過程,或許也是需要,你有什麼觀感跟處理方式,那個才是重點而不是那件事情是重點,因為那件事情是重點,你很多事情牽扯不完。你覺得是黑暗就是黑暗,你說了算。因為你如此深信。我之前去研習,有一個朋友,不算朋友,他是講師,他說當每個人提出內在小孩,好像每個人都有內在小孩、每一個都有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要去照顧。OK呀!你說有就有嘛!它都只是一個處理的媒介啦!藉那個要處理什麼?有些人去做家族排列,類似心理劇,就排上癮,他覺得有效,可是又有效不久。他們沒有理解到是要改變信念,你的每一個信念都會作用,所以當你說我是黑暗的,好!你就是黑暗的。當你說你是好的,你就是好的,那好多久不管啦!你每一個信念都有用啦!說你是的,說你不是的。

你說你是黑暗的,你就是黑暗的,光明的就是光明的,這些是工具、諮商或心靈輔導的策略,賽斯在《個人實相的本質》說不管是開刀、是巫術、是治療,如果它沒有帶你回到一個信念上的理解的話,你今天把這個病醫好了,他會出現另外一個病。它只是暫時被處理,暫時被處理,你又得來,再來演一次,再來參加一次。有機會我們也可以來玩家族排列,那個很簡單,因為賽斯書懂了,什麼都很簡單,因為那些都是工具。這些並不是好或不好而是會不會帶你回到那個信念去檢視那個問題?

處理你的問題不會讓你沒有問題,可是處理你的信念,把你的眼鏡換下來,跟本就沒有問題。每件事情怎麼去看的那個過程?世間生相、萬事萬物太多,對於我怎麼看我來講,我還是一個客體,跟我看別人一樣。我看我怎樣,那我就怎樣。你也可以從新看待你自已的焦點,焦點改變,因為改變跟本不牽涉時間,也不牽涉努力啦!我說我老公是怎樣的人,他就是怎樣的人,他真實是怎樣的人沒關係。你是如此地相信我,那我也說服我自已我是好人。那個案上是一半善良、一半邪惡,那有重要?跟本不重要呀!你會一直聽到別人的不好,那就是你的實相啦!你可以這樣子去觀察,當你聽到別人講什麼,你自已有什麼浮動?因為你對這個東西有情緒反應的話,那就表示那個東西是你的,只是你不想去接受。

今天下午我跟世芸說(因為她很不想學開車)妳以後可以回想說那時侯學開車是被逼的,懷孕還要去學開車。另外一個可能是還好那時侯是你逼我去學開車,然後就講到許醫師或賽斯提到的說:「你的過去是由你的現在創造的啦!」你的過去會不好,是因為你現在過得不太好啦!你現在過得很好,你就會說那時很好笑,被逼還不去學。如果你現在很苦,老公又不賺錢,那你就會說那時好可憐,還要被逼學開車,後來還沒車開。你過去的好不好、辛不辛苦是由你此時此刻在創造的,像之前許醫師在癌療就在罵人說:「你以為你過去很苦罵?不要騙人了!是你現在很苦,你才讓過去那麼苦!」你過去跟本沒有那麼苦,是你害死了你的過去,是你現在不想活得快樂、活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