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普雷]《那些年,我們在這裡》WE WERE HERE

作者: whoiam (胡愛晏) 看板: movie
標題: [普雷]《那些年,我們在這裡》WE WERE HERE
時間: Mon Jun 4 00:15:07 2012

《那些年,我們在這裡》
導演:David Weissman and Bill Weber / 美國 / 2011 / 90分鐘 / 英文 / 中文字幕

★ 2012美國獨立精神電影獎 最佳紀錄片提名
★ 2012傑出同志媒體獎 傑出紀錄片提名
★ Screen International評:「力道強勁又極度私密的宣言!」

80年代初期的舊金山,當同志解放運動剛開始獲得認同,卻因20世紀最可怕的現代黑死病
「愛滋病」造成的無知恐慌,再度將同志汙名化。這一段歷史血淚見證,不僅深度描述從
- 70年代末期性別自主風氣提昇,至80年代愛滋病出現時人們心中的恐懼,更紀錄了同志
界面對這場世紀戰役,如何以愛、勇氣和決心面對眼前的難關。

導演藉著訪談幾名拉拉和同志們當時的真實生活,試著描繪當時同志朋友們的真實生活面
貌,以及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時,那種手足無措和竭力應對的無力感。Attitude- 雜
誌評論本片「驚人、強大,一部比起其他時刻、更必須在這時代被看見的影片。」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b93_7e92E

國美館2012城市遊牧影展
觀賞日期 0531(四) 下午3點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影音藝術廳

當時是個炎熱的午後,一心只想進入冷氣廳裡享受,隨著影片的播放,不時穿插女
生的笑聲,這背後不知是純為幽默而笑呢?還是有其它原因?猶記當時影片正播放到「
某個對話的男生對鏡頭擠眉弄眼」這看似很女性化的調情,不是那種把妹式的故作深情
而有點像搞笑式的滑稽模仿眉目傳情,就像是古裝戲的外國版。而片中男性表示他無法
這麼做,在性與人際關係上,那感覺不像他,他也無法接受。當然,這呈現了種種酷兒
課題的不同面性,在放開與不放開之間,最大的自由探索。

在個年代為同志運動發聲的一群人,現在理所當然都是壯年以上甚至銀髮族,當基本
權益經過辛苦抗爭與發聲取得之後,緊接而來的是即便現在也視為某種程度上難題的愛滋
病出現,更像是雪上加霜式的為社會打擊添上利器。或者說這群人的無力感在心靈層面投
射出類似絕症的難解困境,並非外在先有象徵才是內在感受,而是心理的手足無措感確確
實實融合到了現實界的具現化。這集體實現的共錯,借由一種在身體與心靈上的不治之症
(在初期無解狀態時)來為內裡信念那種深層失望與無奈的負面情緒做一個糾結式的結尾。

不過這也不代表是無法再續的不解之結,因為解鈴還需續鈴人,那些年的核心信念以
一種深厚的黑暗氛團在病理組織上根深蒂固著,「誰」在這裡?現時現地的這個自已,早
非當時當地的那個人,心在變,信念在轉變,實相當然也跟著變動。可喜的是,曾經的一
個死局在現今的醫學上來說至少有初步或較為進步的療法,不論有沒有輾釘截鐵的定案。

也或許在某個群體信念不願被察覺的背面是「萬一真的治好了怎辦?」也就是這樣的
自我處罰(或社會期許?)的環環相扣一但被鬆開了,那誰在懲罰誰?帶著罪惡或內疚,甚
至是道德上的枷鎖,並非站在二元對立的某一方,而是超越了這是與非之後,接下來應該
往何處走?或又該如何抱著正面的信念(如果不是建立在另一種被藏起來的恐懼之上的話)
?總有一天,這個病不再被需要,這個抗爭不再被演出,那麼自然而然不治自治,無為而
治,無需被治。生命自有出路,這個鏡中劇的展演,是一種負面遊戲的代表作,它起了人
類最大恐懼與無力感的反射作用,是很好的教材與投影機。但終究電影會熄影,放映機會
停下來,因為還有別部戲、還有別的舞台,曾經的正與非,黑與光,如今看來或許是教導
了我們「什麼是愛?」

--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
胡愛晏
你曾努力多久並不重要。而是你目前還在努力嗎?那才是重點。P.182
(與神對話)
口 亡 ﹁ ┼─ ╯┼` ┼─ ◆
力〢 心 丁 ╯月 才 〤 ╯|土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78.16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