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中日事變中戊寅中秋夜即事 作者:賴雨若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315

簡評 殺人如殺蟻,但蟻之忠誠與合作,又豈是人能相比?

中日事變中戊寅中秋夜即事

作者:賴雨若
2014 戰爭與災異/戰爭
黃種相殘賊1,經年鬥未休。華南與華北,楚尾接吳頭2。處處爭鋒急,時時警報遒3。空中連海上,投炸又沈舟。戰亂空前史,伊誰善後籌。殺人如殺蟻,漂血似漂油。佳節思歸否,良宵襲擊不。月娘悲浩劫,濺淚過中秋。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壺仙詩集》。詩題中的「戊寅」,指的是昭和13年(1938),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作品創作的年分。本詩傳達出強烈的反戰訊息,以黃種民族相殘破題,控訴戰爭的擴散與傷亡的慘重。本詩不像前列諸作,一昧追隨日本政治宣傳起舞,將戰爭責任推給中國,而是以更宏觀的角度,悲痛黃種人不知團結,陷於以血洗血的浩劫之中。述諸黃種團結的作品,在當時相當常見,但能持平的將戰爭責任歸罪於日華雙方,則屬十分罕見。
本詩傳達的理念,在當時臺灣社會中,屬於不能公開表態的伏流。當時報章雜誌有嚴密的審查制度,這類不同於官方思想的作品,大多留存於私人作品集中,鮮少能公開發表。但幸好仍有這些作品留下,證明臺灣漢文人並非是全然是官方宣傳的應聲蟲。
【作者】
賴雨若(1877-1941),號壺仙,嘉義市人。明治32年(1899)嘉義公學校畢業,曾任臺南地方法院雇員。明治37年(1904)年轉任臺灣總督府法院通譯,翌年登第文官普通檢驗、兼任法院書記。明治40年(1907)遊學東京,明治43年(1910)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律科,翌年畢業於明治大學高等研究科。大正12年(1923)通過日本辯護士(律師)考試,回到嘉義開業。在嘉義城南闢地種植花果數畝,號「壺仙花果園」,並設義塾教授漢文。與嘉義文人多有唱酬,曾參與「鷗社」、「羅山吟社」、「嘉社」活動,著有《壺仙詩集》。
【注釋】
  1. 殘賊:殘害。
  2. 楚尾接吳頭:楚尾吳頭,本指江西省北部地區,因該地位於春秋時代楚國的下游與吳國的上游,後則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3. 遒:迫近。
【延伸閱讀】
  1. 子襄〈戰時有感並早望東亞平和〉,《詩報》第193號,昭和14年(1939)1月21日,頁2。
  2. 郭芷涵〈聖戰〉,《詩報》第207號,昭和14年(1939)8月16日,頁9。
  3. 燕居〈感時〉,《詩報》第211號,昭和14年(1939)11月2日,頁11。
(張明權)
 
----------------------------
行政院文建會藝文部落格
http://blog.moc.gov.tw/blog/pilik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