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問賽道 巴宰海7 迴避自然的自已

http://sethway.org/blog/wp-content/files/sethway/sethway_Pazih007_20140311.MP3

過去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實或真理

身體的病痛開始出來的時候,就是可以面對的時候,可是沒有生病就沒辦法面對,沒有辦法處理。如果你一直很擔心一件事情,可是這一件事情一直都沒有發生,那你不就擔心一輩子?可是如果擔心事情真的發生了,就可以處理了。肯定過去發生的事情,那些不是爛事,那變成是好事。

只有過不去的心情沒有過不去的事情

那個事情沒有辦法具體化不好的發生,那是更苦的,你沒有辦法跟人家講,可是就一直悶在那邊快要爆炸了,可以這麼痛苦你知道有多幸福嗎?但其實可以更好命,更腳踏實地,生命的經驗更有厚度

我們沒有辦法或者怕表現自己的時候,他的本質就更不穩定了,我是那樣但是我不能自在,我不是說刻意給人家看,但是不能自在的時候,就變成對我自己那個部分是否定的。你會以為只是怕被人家看到而已但不是,那本質變成是你在否定自己的呈現,我不應該存在,所以那個東西久了之後下來就變成虛無、沒有價值。因為那個東西是存在但是又被你否定掉,那你會以為沒有差我們只是沒有讓人家看到,不是!他就有差,差得可嚴重了!自我不容許你一直否定下去,所以會變成虛無感。

不管怎麼樣,展現就好,我就是沒有這個樣子不用去訂我的什麼特質,生命及展現,所以你是什麼特質就這樣,也不用好像有什麼特質,可是如果把它想成生命要展現,就會變成你存在即是你自己的表現,就是呈現而已,或者說行動上的準則就是跟隨衝動,想聊就跟人家聊,你有衝動想講話就講話,我會以為我想要躲起來,我會以為我什麼都不要會,我會以為我想當個小女人,可是其實都不是,那個是在信念之下所導致的行動方式。要的是自然的狀態,可是你對那個很自然的狀態是有疑慮的。甚至是擔心害怕,所以就要另外一個的狀態。

敢花錢跟亂花錢,一個部分是你想要的你去花,第一個是在於做所謂的象徵性行動,那個不是你真的很想要的,那可能就像是賽斯提的你就多買多花五塊錢的飲料,他是屬於練習或操作上、行動上的冥想這樣,他不一定是你真正要的,但是你只是展現你更有錢而已,多花五塊錢是展現不是有錢人,那另一部分是我想要我就不擔心,除非是我的自我評估說這個買下去我就不用生存了,我們的自我還是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評估,那賽斯是說做那個五塊錢的就很厲害了

#胡愛晏詩集《無盡自責從非美德》

#胡愛晏詩集《無盡自責從非美德》


妳已經做得很好了
妳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妳無需為了尚未成為模範而自卑
妳做妳自已
數十年來
一路走來
妳早已是生命的大師了
不要聚焦在自已看似尚未達到的部分
而不停自責
放在妳已走過的路 達到的地步之上
那不會是沾沾自喜或故步自封
是妳即便資源看似不足
訓練自認不夠
妳仍奉獻自已能做的

是的 總會有人有意無意的批判
若有似無的話中帶刺
若無其事的笑裡藏刀
若有所指的綿裡藏針

是雙關語也好 是冷嘲熱諷也罷
捫心自問 百分之九十九幾乎是妳先自我批判

寫得那麼差還妄想獲獎出版
跳得那麼差還膽敢星光舞台
畫得那麼土還肖想國際展演
教得那麼虛還幻想終身所愛

打擊自已的人 到頭來也不會把他人當回事
苦過來的人 也不會輕易容忍別人另外的方式
怎麼對自已 就會怎麼對人

所以 感謝自已 妳已做得很好了

#胡愛晏文集 《有時候繞個彎反而才是捷徑》

#胡愛晏文集 《有時候繞個彎反而才是捷徑》

曾沛慈出道10年,感性說:「如果不是演戲,我沒有辦法一直堅持我的初衷,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轉個彎才能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所以很謝謝演戲這件事,讓我有很多的片尾曲可以唱…」

有的時候你不要以為一定要在你認為的那一條路上才是堅持你的熱情之所在,你永遠不曉得最好的安排會是怎麼樣?在你看來是繞遠路或多此一舉的作為,誰知道他反而是幫了你一把?你以為是接近和最快速的道路到頭來才知道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眼前看似無相關的路程其實在最後都會默默的連結在一起,總體來說沒有一條路是會白走的,即便是現在的你不能理解,甚至你以為那不是你的興奮之所在, 但都沒有關係因為同時性的安排,總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你從來沒有離開你的道路過,你心之所在,就像《與神對話》裡所講的標靶是如此的大,你不會錯失它。就像《奇蹟課程》所講的你從來沒有離開上主的懷抱過。巴夏也說你不需要覺得時間不夠或者錯過了什麼,你覺得曾沛慈演戲就是忘了初衷嗎?她就不能兼顧唱歌嗎?誰知道到頭來反而是魚幫水、水幫魚,相輔相成嗎?看似眼前沒有走當初堅持的那一條路到,最後反而是一舉數得、一石二鳥,所以要耐心、細心、對自己有愛心、對一切萬有有信心,如果這裡都沒有那也要一顆無條件接納自己的心,故事的結尾終將平白一切真的是最好的安排,假若你目前看不出來,那就看不出來吧!接納自己看不出來吧!

樂華夜市的南無阿彌陀佛阿姨 #胡愛晏詩集《逛夜市的人呀!覺醒吧!》

不知何年開始,新北市雙和一帶,永和區樂華夜市,固定週期或不定期會有一位中年歐巴桑推著腳踏車,無視眾人的眼光,口念阿彌陀佛或是六字或是四字的週期性復返。為此,我寫了一首詩

#胡愛晏詩集《逛夜市的人呀!覺醒吧!》
「口中六字真言 敲醒沉睡的迷糊眾生
    自行車 眾人身不由已 在口慾中去而復返
    一日又一日 夜間苦海沉淪
   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 嘻哈式唱腔
   念唱響徹雲宵 貫轍多少日與夜
    學生妹歡天喜地的眼神 驚道故人式的送光
   :『啊!是南無阿彌陀佛阿姨耶!』
   談不上永和八大奇景也稱不上新北奇人奇事
   僅僅只是種活指標般的活菩薩 樂行僧招牌
   沒人跟唱 那又如何 你們不行 她說可以
   功德在樹不在林 酒肉誰說穿了就過?
   好吧!大發慈悲的究竟是樂華天 永和夜 錢櫃前跪呢
  抑或故作沒事 習以為常 見怪不怪 遊戲角色固定式劇本
  演出的返照?」

《遍尋不著潘柏霖的1993》#胡愛晏詩集

《遍尋不著潘柏霖的1993》#胡愛晏詩集

該來的,千里必會
我覺得可以
你覺得不行
時辰已到,食神歸位
時侯未到,在你面前,你也視而不見
時機若到,縱然絕版,你也必得一見

有些人,送他還不要
還問這能吃嗎?值多少錢
有些人,慧眼識英雄,早在售盡前即是伯樂
有些人,有些人,成為筆下的2003、2013、2023

總是會來的
總是會來的 愛得夠深
有人割愛也好
有人有多的也罷
或許三刷
或許中獎
或許跳蚤如獲至寶
或許重現天日

那總會有方法
總會有管道
只要有信心
就足矣 」

胡愛晏文集《好一個說話的技術》

 如果有話直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是不是比較直爽?學會說話的技巧,或許會想太多,出口之前再三省思。若學「傾聽的藝術」,那不管對方說什麼,解讀權都在自已。可是坦白說,或許怪罪對方比較好用,這樣可以避掉自已的責任。有時明明很受傷,卻要反思自已的內在是那裡有傷痛,甚至要笑著說謝謝,這就是「靈性虛偽」了,比沒有學過說話技巧、身心靈課程的人還糟。至少滿臉不悅,直接看出來在想什麼。笑著說寬恕、說感恩,真的詭異,忽視自自已的感受還要替對方想也許他不是那個意思,這變得很「電梯小姐式」的職業禮貌,不是不好,只是一堆心靈雞湯類的教導人們要有說話的技術與反思自我,見到背後的善意、當成修行的功課,究竟是在養成靈性僵屍還是罐頭式心靈對話機?

胡愛晏文集《他們覺得你這樣子不行》

生病,尤其是幾乎致死的急症或重大傷殘、難以完全康復的慢性病,往往是在控訴著:
「我都這麼辛苦了,你不能再怪我了吧?」
「現在我可以休息了吧?我總算有理由可以正大光明不努力了吧?」
「都是你們對我不好,為了你們,我委屈我自已,所以都是你們的錯。」
「我這麼痛苦,你高興了吧?」
「想要恨,但又不敢,於是把恨往裡吞。」
「我是無能為力的,我沒有辦法了,我已經走到最後一步了,你們不能再逼我了」
「健健康康就要負責,就要扛起這麼多人的責任,是不是要直到我倒下,你們才會獨立與成長?不再依賴?」
「我過得這麼苦,都是為了你們,你看!你看看我!」
「我也想像某些人一樣耍賴,但除了這個方法,我別無它法,我想不到了。」
「連醫生都搖頭了,你們不能再逼我要好起來給你們看吧!」
「一種正大光明消失人間的好理由,是醫學認證的哦!是上天的安排喔!」
「我總算在有生之年,能在去世之前去做我想做的事了,這下沒人可以指責我不為他人著想了,這一次,我終於
可以做自已想做的事了,沒有人敢怪我,也捨不得。」
「我拿到了任性的豁免權。」


破解
1、人生不是來吃苦的,自已苦過來的人也會拼了命要求他人吃苦,因為不甘願、因為眼紅、因為嚴以律已的人不會寬以待人。對自已好,先對自已好,永遠不要抱著犧牲的態度,那會讓你的內在滿是委屈與傷痕,直至大病。
2、想休息就休息,不需要召喚殘忍的儀式或「假裝不是我要的意外」來取得合法的擋箭牌
3、現在就可以做自已想做的事,不用等到快死了
4、為了滿足他人而逼迫自已,那你也會開始恨對方
5、學著拒絕與接納被拒絕,有「說不」的自由,這個「好」才有力量,否則你會覺得人生別無選擇
6、不用振作給人看、不用堅強為誰、不用總是正面積極、不用很有用,因為存在即價值,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7、我無需拯救任何人、他人的功課不是我該捉刀的、我只能照顧好自已
8、一次一步、活在「當眼」的菜色之中,聽來不切實際卻也最實際

自動書寫by胡愛晏
#胡愛晏文集《他們覺得你這樣子不行》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Aug 05 Sat 2017 問賽道 巴宰海05《賽斯無敵!哈!》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43681558

http://sethway.org/blog/?page_id=4932
polo:「可以青出於藍,我做不到不代表我不能講,如果我接受這種東西,然後我可以稍微把它解釋清楚一點,所謂的學生可以聽到,或許他操作的更好,不一定可以渡我。賽斯有在講如果你有懷疑,那你就相信你自已,你對一個資訊、一個資料有懷疑,你其實可以相信你自已,而不是相信賽斯講的或誰講的。」

女學員:「我覺得是到那個點啦!」

polo:「對呀!就基礎理論不同的時侯,妳要怎麼操作?」

女學員:「因為老實說我都還有在聽你問賽道的部分,可是當我在重聽的時侯,我發現其實我們在講信念的背後也討論很多感覺。」

polo:「本來就會談論到感覺。」

女學員:「對!所以我就會覺得說其實這整個我都能接受,只是我們的師祖講到說焦慮就是焦慮,無解,我們就是要把焦慮飄出去,那時侯我就想說真的哦?焦慮就焦慮,然後就沒有解?」

polo:「所以下次就要再用某一種方式飄出去呀!妳懂我的意思嗎?就是我談過的,如果是無解,妳就得要用那種方式,所以就變成一種上癮,有效,吃藥也很有效呀!可是妳下次還是要再吃呀!不然要怎辦?那當然也有一個部分可以去談就是所謂的背後是什麼意思?應該是說因果啦!講因果可能會比背後或後面來得清楚,妳是有那個信念才導致情緒,賽斯的概念是這樣,他不會說情緒是因。可是賽斯也提到過,很多學派會覺得情緒是因,然後信念才是果。」

女學員:「我很討厭軟弱,但好像追到這裡就停住了。」

polo:「為什麼討厭軟弱?如果妳相信的是軟弱勝剛強,或者柔弱勝剛強,妳相信這個東西是不足以對抗爸爸這個大妖怪的,這是一個信念,所以那個軟弱才變得是一個問題,才會變得讓我整個抓狂起來,妳為什麼不要跟
我站在同一陣線,就把握住這個戰略就好?妳要變來變去?好想把妳捏死,就是這種感覺,那妳說這是信念的後面?不是呀!當然,我們談到這個信念,這個信念之下就會有這些感受,就會有這些情緒上的感受,如果沒有,妳會覺得我媽蠻厲害的,用這種飄移法,八卦迷蹤步,有沒有?讓我爸抓不住這樣。誰厲害?當你有這個信念在變化的時侯,妳就不知道誰厲害了。不然老子在講柔弱勝剛強,在講假的哦?我覺得拉到一個台灣婦女的脈絡裡面,台灣婦女很多學會這種技巧……」

女學員:「迂迴。」

polo:「它其實是一個生存的技巧,可是妳要怎看它?基本上是難以對抗沒有錯,信念上可能難以對抗,所以就產生很多這種迂迴的方式,可是就生存來講,它是應該被肯定的,對不對?要不然她要怎生存?就被人整到死了,對不對?」

polo:「我今天早上才在跟大家分享說,我知道運動對身體不錯啦!可是如果我就靠運動來讓身體健康,實在不是很想做。」

女學員:「說到底你就是不想動!」

polo:「我們是有一個夢,偉大的夢,是覺得應該不是這樣。」

女學員:「不只是這樣。」

polo:「對!它可以不只是這樣,因為如果我們做了,那不就只是好而已嗎?所以這就涉及到了我們對存在的認知,改變實相是讓身體變好了還是認識你自已?你如果只是要變好,去吃香灰,去拜那個新興宗教、救世主
,那其實力道更強、更快,如果你相信的話。你不是那個部分,你就不會是那個部分;你是那個部分,你就會是那個部分。所以它不是真假的問題,你要用我們剛討論的那個方式。」

女學員:「在那個裡面的人就是真的。」

polo:「簡單來說吃香灰會不會好?」

女學員:「你相信就會好。」

polo:「對,不會好就是你不夠虔誠嘛!」

女學員:「這是重點啦!」

polo:「對呀!虔誠是重點呀!虔誠就是我在講的,你把賽斯當什麼?當一個理論嗎?論述嗎?觀點嗎?還是真理?」

女學員:「我覺得把它當工具耶!」

polo:「對呀!妳就會停留在工具的層次,真理、工具、理論,它是一個觀點,可用可不用,但對於妳自已的自我認識跟擴展上,會有很大的差異。這樣會很沉重嗎?」

女學員:「不會。」

小說《一步之遙》23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43687998
轟的一聲,小愛腦中彷彿有了自動書寫,她飛快地在筆電上打起下列的文字:

前陣子身心俱疲,內在的呼喊,很想對我的鏡射組說:

這是你該面對的功課,快點振作起來吧!
現實中的經濟課題還是要面對,不能一直鴕鳥。
不是一直逃避,就會自動解決。
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躲不掉的。
忽視該負責的財務,是沒有清理的業力,終會回到自已身上。
一直不想辦法、不努力、不勇敢面對挑戰,是長不大的小孩。
面對它、處理它才能跨過它、昇華它。」
「你到底什麼時侯才要去面對呀?」最近一直面對「他人的不面對」這個課題。我想,問題真的在於「他/她」不面對嗎?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我費盡口舌,也說不動?為什麼說得再多,對方依然還在低潮?是要頹廢多久?
人可以這樣子嗎?怎能一直拖?怎可以不面對?
時間快來不急了,為什麼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怪罪對方不面對,還真的很認真的說這是「你不面對」的關係。
到頭來,實相仍沒變,當然,不是為了改變對方才去改變自已,
這仍是種操控。好像透過創造實相來驗證自已的靈性學分,本末
倒置以為「對方要變了」才證明我的觀點是對的,我的苦心有被
看見。巴夏說:「境遇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境。」
polo老師曾提出:「《個人實相的本質》是賽斯的陽謀,創造實
相不是重點,重點是《未知的實相》。」這論點我不曉得是不是
首創,但目前就我所知的是他很強調但不太被注意的部分。一般
來說,實相沒有改變,還跟人說什麼信念變了,都是徒然。我們
也以立志於「變化實相」為第一優先序位,但會不會這才是最危
險的出發點?那是甜頭,也是苦頭,你我會以為要創造豐盛的實
相才是重點,然後就會專注在這上面。改變實相從來不是核心,
改變觀點才是,改變世界也不是重心,改變自已才是。
我很焦急,帳單繳不出來怎辦?你的功課怎還不做?不可能我要
替你寫吧?那你什麼時侯才要完成?才要開始起身?你怎還不面
對?要多久?夠了沒?我有面對,是你沒有面對呀!要改變的是
你呀!
真的如此嗎?
仔細一想,我不能接受與我不同價值觀的處理方式,因為我看到
的現況並不能說服我,相形之下,還需要我的幫忙,那又怎能證
明你的方法比我有用?沒用的話,何不聽我的?你要用你的方法
卻又慘敗連連,反過來要我救援,那何苦浪費心力?早知如此,
怎不一開始聽我的?怎不動起來?不想依我的方法,那你就為自已
的人生負責,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也不動,就會有錢掉下來呀!

心裡閃過一種念頭:「不能強迫花開花,不能強壓頭喝水,不能強迫
天空只能晴天,人也是。」對方不想面對,是真的不面對嗎?還是
,是我「看」到人家的不面對?是我的解讀,我解釋成「不面對」
,因為對我來說那樣子是「不面對」,才不是勇於任事。所以,問
題是他還是我?

孩子打電動,打夠了,自然會想做其他的事。
我們會說:「你怎還不面對你的作業?」
吃飽了,就會停,只有覺得不飽,才會一直吃。不會有人一直吃,
所以也不會有人一直陰天或無力,那都是過程。
是我不信任這流程
是我沒信心
是我焦點放在片段上,眼前的低谷。
是我硬要用「自我」的觀點來看「全我」的局部。
快點高潮吧!
快點出去吧!
快成成熟吧!
快點長大吧!
快點有收入吧!
快點完成吧!
你,給我趕快去面對。要不然你就是在害別人、你就是縮頭龜。
是嗎?
真的如此嗎?

家人是木頭人,是誰看到的?這是事實,還是我的詮釋?
自閉與過動
消極與積極
失業與自由業
獨立與依賴
誰的眼睛?誰的焦點?
我一直很不能接受別人的不面對,然後我就很生氣,愈唸愈沒用,
愈沒用,就愈感到自已無力感。然後更怪罪對方。
我覺得,要照我的步調才對
我覺得,沒有看到表面上的動作,就是沒在動
我覺得,檯面上沒有成果,就代表在浪費時間
我覺得,我都看到你一直重蹈覆轍、不想改變的樣貌
「誰說那個人沒有面對了?是你覺得。事實上,真正沒面對的是你才對,
你不面對你心中也有的那個部分,你認為那不是你,你不接納,你覺得
那是別人,你沒有,你不會這樣,你也不允許你自已可以。所以,是別
人不面對,不是你。」
搞半天,才不是家人或伴侶沒面對。她們只是鏡子。
是我,不面對我討厭我不面對部分,我不能接受這面向的我,太難受了,
於是投射出去給別人,不是我,那不是我。
原來另一半就是我
原來存在派出我的對照組來鏡射我
原來我很不喜歡我躺在床上
原來我很不愛我不積極的一面
原來我排斥我依賴他人的部分
原來我推開內在想耍賴的面向
「你不可以這樣,這樣會被罵,因為我以前像你一樣,我也被罵,
那不好受,所以你現在也不能,以免像我被罵。」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的經驗是我的經驗,不一定會複製
成他人的經驗」
→「為什麼你做或不做就能被包容?我就沒有?我就不行?還要我來
包容你?那誰包容我?這不公平,我沒有感受到的怎給出去?」
對自已好,先對自已好,你對自已好,自然也對這世界有助益
你對自已不好,假裝對人好,對方也感受不到實質的品質,你還會恨對方
你以為只能二選一,是衝突的
實際上,是兼得的,是一石二鳥的,只是你誤會只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每個人都照顧好他自已而非忙著拯救這世界或打理他人,偏偏才是對這世
界最有效的方式。
我只能餓自已,來餵飽你
那這會照成二人的飢餓
我讓自已豐盛,也有能量迴照與帶出你有的部分
這是五餅二魚
最恨他人身上的點,就是「我這輩子最不能允許自已做的人」
我討厭自私自利
就代表我好想像他人一樣只顧自已,可是我不能
我痛恨躲避與不面對
就代表我也想,可是我不允許或我曾被批判過,所以我也跳出來指責

仔細一想,跟本不是最親密的人不面對她自已的問題
是我不面對「我也有這部分,但我不喜歡這部分的我」
因為太難受了,太難堪了,只好丟出去,假裝是別人的議題,都是別人的錯
吃完飯就急著洗碗,自然也會要求他人要這麼做
我忍受不了碗放著隔夜不洗,我會爬起來洗,就算不是我吃的
然後我會暗自批評這不衛生、不負責、不勤勞、不面對自已應盡的義務
我是個會馬上洗好碗的乖寶寶
我是個會不造成他人困擾的好學生
我是個今日事今日畢的好國民
我是個…「擔心我不這麼做就會被天地棄絕、不值得被愛的」的恐慌者
我恍然大悟

賽斯書方格子重點摘要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43679376
目次
01賽斯是什麼
認識自已真正的存在並不只限於肉體,而賽斯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學習賽斯就是認識自已
△賽斯資料很難會造成流派之爭,因為一切都必須回歸到「我創造我自已的實相」
02我創造我的實相
你不能改變任何人任何事,但是你可改變全世界
△我們自己選擇及實現我們當下所擁有與面對的一切
△現象(實相)的存在就像一隻大象被不同矇住眼睛的人摸,你所摸的地方就代表了你的信念,而且你的信念會吸引跟它類似的事件來到你身上,就像物 
以類聚。
△只要你信念變了,世界就跟著變。所以,信念也像是各種顏色的墨鏡。帶著綠色的墨鏡想要把世界改成紅色是不可能的。
△想改變他人,其實仔細想想是自己的認知失調。
△「信念」令你產生某種「思想」,「思想」令你產生某種「情緒」,「思想」與「情緒」由內而外地造成了你的身體狀況、人生經驗與個人實相。
△信念就是你對一個事件或觀點的認同與相信,而永遠記住,「相不相信是一種選擇」,
你可以選擇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
△當你相信「你努力才會成功」,那麼你的成功就會需要透過努力。改成「不管怎麼樣我都會成功」這樣的信念會更好一點。

03行動的勇氣
勇氣與懦弱並不是好壞之分,而是不同個念下所產生的行動差異
△賽斯曾說:「有效的行動是跟著信念走的!」意思是生活中你會採取的任何動作或是行動,都
是憑藉著你的信心而產生的。
△恐懼與憂慮的感覺來自於過去的經驗或是吸收到的知識,意識心便依此推論(想像)未
來的可能情境,因而在當下失去了所謂的勇氣。
△所謂的未來是以可能性的方式存在的,你永遠可以在當下採取行動而
踏上與經驗中全然不同的可能性之路。
△根據賽斯的思想,外在的實相是因著內在意識心的信念所產生的。他的觀點是心因外
果,不是前因後果。依照這個脈絡,重要的仍舊是信念而非經驗。
△深陷於過去的經驗並無意義,當下的行動與抉擇才是決定未來的推手
△過去只存在於記憶之中,未來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內心的信念才是最後結果的決定因素。
△不再把當下的時間,用來夾帶過去的經驗,憂慮未來的想像, 一昧的尋求表面解決,而是進一步覺察內心當下的信念,藉正確的信念驅動有效的行動 
04做人很悲哀
感覺是你最好的判別準則。但是要記住是「快樂」而不是「安心」喔!
△信心的激勵也要說到你的心坎裡不是嗎?隨便的鼓勵二句,我們還是不會起反應。那麼,否定也
是一樣。
▲能刺激我們的往往是我們早已存在自己之內的,因此,刺激不是重點,它只是代罪羔羊。
△好不好不在於表象,而在於自己是否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體驗那一種信念」下的實相?
△物以類聚是指無論我們如何另闢規則,總有人陪我們玩,不管如何改變,總是不會孤單
△『凡是因快樂而去做或是不做就是自己真正的意思,凡是因擔心而去做或不去做的事就不是自己的意思。』 
△「感覺」是你最好的判別準則,但是要記住是「快樂」而不是「安心」喔! 
△沒有人能左右你,除非你也有相同的信念
△當我們信念改變之後,與我們信念相近的人自然會聚集,而差異者自然會離去。
△你所建構的世界從來就只有你在體驗,沒有別人跟你共享完全一樣的實相。

05親子之愛
大部分的青少年是不能體會父母親的用心的。但是也要知道一般父母親的用心方向是錯的。
△這世界的任何行動都是愛的表現,無論它看起來多麼的令人費解。
△賽斯這樣說:「在你身為人的時候,你的『心』大部份要靠頭腦的成長和活動。有一些資料是維持生命所必知的,必須由父母來教給孩子、傳給孩子。 

△如果這個世界的每一個新份子與後代都與他們的前一代有共同的信念或想法,他們的生活世界或許很平和順利,但是會不會太平淡無趣了一點?
△每個人都建立了自己主觀的世界,而這才是我們希望青少年探索世界的真正意涵,依著自己的意識焦點與信念創造新世界,而非探索一個「不存在的客 
觀」的舊世界與宇宙。 
△心裡總是放不下是必要的,因為本來就不該放下!而是要把這份心力放在一起與小孩再學習的過程中。
△父母親的焦慮並不是擔心孩子,而是來自抵抗自己需要改變所產生的潛意識焦慮。我們希望小孩照自己的意思走其實就是要維持自己限制性信念的不變
△小孩或青少年提供了我們這一生很自然的再創造的過程,這是他們帶來的愛。這是一般沒有小孩子的父母體驗不到的掙扎與禮物。
△瞭解他了,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他不僅會被同理,而你的視野也會更開闊,更會變年輕。
△威力之點是在當下永遠不嫌晚!小孩不會是一張白紙,他自己帶來的生命藍圖會比我們替他規劃的更精彩。
△相信人生不管如何都是精彩的,而不把力量或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反而是從自己遇到新契機的角度出發。

06畢業與失業
沒有全面的焦點,只要焦點。因為焦點會佔據了你視野的全面。
△首先,先了解到目前的現象是暫時的結果。因為我們其實也無法預測未來。再來,把注意力也就是焦點擺在你的優點之上。你能活到現在與生活型態必 
然代表了一些優勢
△其實你的困擾正是對所謂的就業環境有既定的想法所造成的。想像未來就像白日夢,很簡單。白日夢是不需要擔心什麼達不成的。
△有一個現象或實相可以被你解釋為「好」,如果你的焦點是「壞」。
△沒有全面的焦點,只有焦點。因為焦點會佔據了你視野的全面。
△感受是真實的,代表的是你看到的部份是真的,但詮釋的方式卻是依著你的信念。你放過了其它部份,也忽略了其他詮釋,你「假裝」看不到這些,而 
埋頭似地只看到你的信念引導你去看到的部份,而那部份將成為了全部,且看似不可變化。
△競爭的觀念永遠涉及了將力量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無論是提升外語能力及專業知識,學習所涉及的永遠是「價值完成」,而非競爭。
△所謂的「價值」即是我們現在存在的狀況。我們是藉由不斷的瞭解自己而成就自己,這就是價值完成。
△當你快樂地生活時,你無法說你的存在對別人而言,不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當你為了自己的問題而問的這個過程,也同樣幫助了其他相同困境的人。
△問題無須外求,只需由內自省,而我的存在就已證明我一定可以尋找到最佳的出口與方向。
07偶像救贖
我就是那個一直拿水果與佛祖做交易的
△「賽斯資料」顧名思義就是一堆資料。主要是由賽斯闡述「對世間萬象或是萬事萬物存在的道理」所衍伸的內容。
△「即使有人幫你救贖了或解決了問題,那也只是因為你相信如此才產生了作用。」就像吃香灰可以治病、吃藥可以治病一樣,其實都是一種代理
性的過程。藉由其它非我的部份,如香灰、藥、儀式、手術、超人、蜘蛛人、某個大師等,代理行使自己的力量。這些代理過程若可以幫得上你,那也是 
因為你相信的緣故。
△你的世界是你主觀感知的,你的世界只有你,當然改變實相的力量就在你身上囉!
△若能了解到他人對自己救贖,只是自己力量的代理,那何不將代理性的行為去除,省時又方便?又能增加自信心與力量感,何樂而不為呢?
△所謂學習賽斯思想的人根本不可能會落入個人崇拜,因為每一個面對的實相都需要回歸到「我創造我的實相」上來省思,根本沒有空間容得下偶像的存 
在。
△很多的身心靈活動都是代理性的,削弱了個人的力量而重視形式,是本末倒置。當作遊戲性的體驗倒是很不錯。
△失控,那就當做是共同的體驗囉!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涉入。只有每個個人會因為他自己的理由而涉入



08金融海嘯避險之道
錢不在你手上,是因為你不吸引錢。
△失去工作收入,確實會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是更糟糕的是你奮力工作也僅能溫飽的現象, 已成為了你堅定不變的信念。這堅定不變的限制性或擔 
心的信念,正是成為我們涉入此一景氣不好的群體事件的一部分。
△憂慮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對所接觸的訊息過度專注與偏執的推論。
△資源有限是個幻相!意思是從來沒有一項東西真正消失在地球上。石器時代的結束不是因 為沒有石頭,石油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因為沒有石油。新的 
信念有其自己層面上的電磁實相是 會相互吸引與滋長的,像生命一樣能夠自己找到出路。它會自動搜尋並開創出新的時代。
△資源之所以有限的實相,是因為你相信「資源有限,而能掌握的也有限」,不是因為資源分配不到你手上,而是信念所產生的吸引力法則,使你能不能 
有充足的資源。
△馬太福音6:26中提到:「你們細心觀察天上的飛鳥。飛鳥不撒種,不收割,也不在倉房裏儲糧,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難道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嗎? 

△要吸引更多的資源或錢,我應該先感覺自己深受宇宙或自然的恩寵;相信自己的存在是富足豐滿,揚棄憂慮與恐懼,才能於當下採取有效的行動。我亦 
不需要為當下所處的任何困境,感到有任何的罪惡感與自責,放手依尋內心的衝動,去做快樂的事或工作。
△所有的外在實相與經驗是先經由內在產生的,你內心的富足與豐富感存在,自然會漸漸的轉變成外在實相。
△當我們開始轉移注意的焦點,新的實相自然就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09罪惡感與良心
除非你刻意傷害別人,否則你所感受到的罪惡感都是人工的。
△賽斯表示事實上世界現下就夠亂了,這並非由於我們沒有罪與罰的概念,反而主要是因為我們有罪與罰概念的緣故。
△所有的時間是同時的,因而懲罰是無意義的。懲罰與犯罪兩者根本是同時存在的。
△除非你相信你犯了你必須補償的罪,否則並沒有所謂的自然的業報存在,而賽斯也提到在肉身存在的黎明,在歷史開始前的黎明,人們知道死亡只不過 
是換一種形式而已。
△「死亡也是一個實相或事件,同樣是由個人的信念與基調所導致。」在每個人的實相中並沒有受害者!死亡也是如此。
△自然罪惡感主要是意識作為一種「不會再犯」防範措施。任何以前曾喚起過自然罪惡感的行為(有意識的侵犯他人的身體或心靈)將來都會被避免。
△除非你刻意傷害別人,否則你所感受到的罪惡感都是人工的。
△這樣的一種認為或感覺自己是錯的,會否認掉自己的真正經驗,並造成經驗能量的阻塞與罪惡感的累積,影響了一個人的各種生活面向。例如:貧窮、 
生病、人際衝突等等不順遂。 
△唯一的紀律就是「不可侵犯!」也就是之前提及的只要不是刻意傷害別人的身體或心靈,什麼事都可以做。但是,當然「你不可侵犯」這個唯一的禁令 
必須具有足夠彈性,來涵蓋我們有意識可能涉及的任何情況。
△我們會急得想贖罪或是懺悔,但這是不必要的,因為你沒有侵犯任何人。這種情況下,你就是在收集「不自然的」罪惡感,一個你罪不應得,你卻因信 
念而接受了而造出來的罪惡感,就是人工罪惡感。
△「有聽話的智慧要比學會說話的藝術來得重要」。
△「良心不安是由一個兩難之局和一個對你們肉體生存所設的條件的誤解所引起。」良心其實一種是信念,由它處所學習而來。
△我們所認為的良心,常常是由外而來的是非感,而這往往是在年輕時被灌輸的。賽斯認為一般狀況是因為父母用他們自己的信念曲解了「自然罪惡感」 
發生時的狀態。



10死亡的恐懼
當我們的意識所能觸及的範圍隨著信念的改變而擴大,我們也將不再會只是認同於物質世界。
△死亡的失落與恐懼也就代表了讓自己對身體的完全認同。這是因為自己的身份感,只完全認同或投射在肉體之上才會產生擔心或恐懼失去。
△ 「肉體的必死的保證,讓我們絕對不會困於物質實相中。」 
△信念永遠是最重要的!你要相信有其他實相同時存在你的眼界(意識焦點)之外。 
△信念創造實相。所以務實者能驗證實務,而相信有更廣闊的其他實相存在的人,則會探索並發現其他實相的存在。
△當我們意識或注意力比較專注電腦螢幕時,我們可能會看不到身邊的其他事物。死亡後的世界也是一樣,當我們如此深入的認同於此生與物質世界的同 
時我們也會看不見生前死後的狀況。


11穿梭實相之間
我們總會用既有的三次元的「在地」觀點去詮釋它,就像拿著一張廉價的明信片,去說明這就是哪裡。
△九種內在感官
(一)內在振動性觸覺
(二)心理時間
(三)知覺過去、現在與未來
(四)觀念的感官
(五)認識可知的本質
(六)對基本實相的天生知識
(七)組織囊的膨脹或收縮
(八)由偽裝中脫出
(九)能量人格的擴散。
△ 探索內在實相並不需要你一開始就刻意去區分或是判斷是自己的想像或是內在實相,你需要做的就只是把你的意識焦點像一支手電筒一樣照往不同地 
方似的轉向內在。
△賽斯提了二個探索內在實相的初始技巧:一個是想像自己的外在感官慢慢從十到一的程度關閉,然後漸漸從一至十打開內在感官。另一個是閉上你的眼 
睛想像你是看著一個黑幕直到有光點出現而慢慢地打開一個可見的內在實相。
△不需要特別想像,也不需要特別尋找什麼。你只是需要將注意力往內,就像看電影一樣,你只要等待畫面的出現就可以。有些人可能一次就成功,有些 
人則可能需要多幾次的練習,但重要的是,當你看見什麼畫面時,你就只是看著,不要試圖去詮釋那是什麼。

12沒錢怎麼辦
生命不會因為你自我的注意力只在沒有收入或收入減少這件事情上,在其他的面向就完全靜止不動。
△就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物質實相的焦點中,我們只取這一瓢而不取另一瓢,問自己「為甚麼」就會因覺察而找到原因。但若對自己今日的實 
相成因不夠清楚,當然面對下一步所發生的情境自然就無法了悟這結果也是自己所選擇要體驗的一部份。 
△要知道體驗來自你的選擇而非強迫當然是你要負責囉!而沒有受害者也是因循著此一觀點來。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命不會因 
為你自我的注意力只在沒有收入或收入減少這件事情上,在其他的面向就完全靜止不動。你未覺察的自己可能正在安排不一樣的體驗。
△其實現象本來就是中性的。問題與困擾之所以產生來自於現象與自我焦點的結合。一個現象可以被感知為幸與不幸、快樂與痛苦。都是你的選擇。 
△現象的產生來自於信念,然而這裡的重點卻是「有錢」與「沒錢」並非單純的客觀現象(事實),而是已經涉及自我的判斷,並且自我也只看到錢的變 
化而忽略其他。
★想要有錢的焦點擺放不是在錢、也不是在擔心、也不是在趕快找工作賺錢,而是開始相信自己仍是富足的,自我所謂沒錢的「空乏感」只是暫時的錯覺 
! 
△相信就是信念,信念就會漸漸在物質世界形成實相,因而你不是真的變得所謂的有錢,就是會變得對現象很滿足並具充實感。 
△信念早就開始了,會面臨今日的現象。而「現象」經過了「你」才成為「困境」。當你認清「現象」和「你自己」是二件事,你的自我就會明白困境的 
概念是不存在的。 
△一定會找到出口!因為困境不存,心境就變得單純與自在,外境豈能不變好。心境即外境,因為內在的信念會自然的具體化成外在的實相。 
△改變我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錢是足夠供我使用的,並接受任何我是富足的想法!
13上帝開窗了
「神」或內我從不關掉人類的門,而是直接開窗。「關門」只是人類未覺察的誤解。
△「經濟成長」成了每個政府必備的口號,好像為了經濟可以犧牲一切,這跟古老部落將人獻祭給妖怪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不受影響的徹底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的信念。再者,陷入的實相的那個實相本身,是「多面向」與「多次元」的,但是多數人大概會對準某一個面向反應 
。而這就是受影響的因素之一。 
△要逃脫目前困境,就是要透過自我的覺察,更全面的檢視目前的實現,發現驅動此實現的信念,加以修正調整即可
△當下是威力之點。當你發現這是你想要的之後你會喜悅地負起責任,並發現這是開的一扇窗不是關掉的一扇門。
△所以面對困境的朋友,不應該將焦點放在那扇關閉的窗上,徒留身影在前悔恨消極。應以更積極的信念,尋找另一扇早已為我們開啟的門,而機會就是 
在當下採取有效的行動!
△正確地說,「神」或內我從不關掉人類的門,而是直接開窗。「關門」只是人類未覺察的誤解。
14我您老師勒!
生命藍圖是自已設計來面對的,但是怎麼反應卻是這個當下的你來決定的。
△賽斯認為每個人遇到困難,只有做一件事可以化解它,那就是找出自己對這個困難事件的想法,藏在其背後的信念,然後將這限制性信念加以改變。
△正視自己是擔心被認為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進而改變這個信念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那麼他就能夠很誠懇地告訴對方自己已經盡力了,而不會困在這 
個難局當中。
△二個部分:一個是自我肯定,另一個部分是相信人會改變。至於幫不幫忙就是其次了。在這二個信念的改變之下,他的助人行動的心情與態度將不再會 
受阻礙或干擾。他會知道何時可以協助,何時可以停手而沒有罣礙。

15怎麼講不聽啊?火大!
我們為了不讓自已因外在刺激所引發的焦慮變得失控,所以會想控制或規範小孩在某一種範圍。
△我們為了不讓自己因外在刺激所引發的焦慮變得失控,所以會想控制或規範小孩在某一種範圍。但是小孩若不聽或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那麼範圍的防線 
崩潰,也就生氣了。
△防衛機制已經是一種面對情境之後的反應了,所以倒不如問說其背後的(限制性)信念是如何產生的,以致於才需要啟動這樣的防衛機制。 
△你本能地有想闖蕩社會的衝動,但是因著他人或是自己的的因素而找一個穩定工作。這個因素就是你的信念,而壓抑代表的是這個過程,被壓抑的本能 
不能實現而改以另一種代替。而現今若有人展現出者這個本能或行為就會引發你的焦慮。這個焦慮便是當時自己若沒照著自己或他人期待的路走所可能引 
發的感受。我們會自然地想避免這種感受再被喚起。 
△賽斯說:「痛苦是不必要的,學習與成長也不一定要涉及痛苦。」所以,痛苦是一種幻相,它是讓自我去體驗喜悅的方式之 一。 
△沒有問題,只有執著。找到那個背後的限制性信念,並肯定它帶來的經驗,然後越過那個執著或者說改變那個限制性信念,那麼我們就更完整,更是自 
己了! 
△自我是在不斷地變為(becoming)的過程,自我的存在依靠的是變化,不變動自我就僵化了,而導致真正的失去。 
△小孩子是以忤逆父母的方式來報恩的!

16我又做了蠢事?
你只會失落那份事前的焦慮與事後的懊悔,沒有更多了。
△事前盡力表達與事後反悔,或許都是因為求好心切的正面動機。 
△向的行為來自負面的信念。雖然力求表現,卻是因為擔心自己表現不夠好。或者相信自己非得如此否則便不夠好。 
△所謂「主觀感受」便是你相信你自己不夠好。也因這個相信,如果你還算是個上進的人,你便不斷地努力想讓自己表現地更好 但是你的感覺就會像現 
在這樣懊悔,然後確信自己真的很差。
△從信念創造實相的觀點來說,你相信自己不足,其實是不可能闖造出自己很好的狀態的。自己的不足比較接近是一種評估、一種看法、甚至只是一種詮 
釋,離事實是有點距離的。而這看法便是你的信念!
△你仍然可以去做一件事達到你想要的狀態,但你不需要認為你自己不夠好。除非它不是你真正想做的,那麼你便該思考你為何要繼續做下去。
17認識自已的象徵系統
這不是真相。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共同限制性信念下的產物。
△內心與外境並非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僵化答案。這種角度其實否定了心靈求變與多樣性的本質。
△許多坊間的身心靈的書籍或對身心靈不夠了解的助人者,往往會武斷地告訴你,什麼狀況就是代表什麼。譬如說生氣就是在求助、生病就是在討愛、或 
是藉由通靈來找答案等等,這實在是無知或是便宜行事,也大大地誤解了心靈的本質。
△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心靈狀態,是需要透過自我的探索過程,而不是按圖索驥,以期找到什麼病就是代表心理毛病的簡單答案。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每一個狀況也都有它自己的脈絡跟理由,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所以,首先必須先揚棄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的制式答案 
△了解自己其實是要透過自己來了解自己的狀況,而不是靠著一個專家來告訴你你怎麼了。尤其當這個專家或是導師以一個相當肯定的口吻告訴你一個明 
確而直接的答案時。所以,賽斯曾說:「小心那些有問必答的人。」
△因為如果有一個「老師」或是「靈媒」可以 很快地告訴我們答案,我們的焦慮便會頓時減輕很多,而老師或是代言人也會很高興自己的權威再一次的 
被肯定,但是這不是真相。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共同限制性信念下的產物,並無法真正地改變實相 
△外在情境與身體狀況、情緒反應等,都只是一種選擇下的表現這個表現是源自於心靈狀態詮釋下的束縛。束縛解開了,詮釋不同了,外部的一切就會不 
同。



18新信念的持久性
真正的瘋子不會說自已是瘋子。就像達摩的回答一樣,真正的自已是無法被確定的。
△其實每一個信念都會作用,當你說你要開始相信某 一種新信念,比方說,我是有錢的,那麼立刻地你會感覺到一種心情上的放鬆與富足。你可能會藉 
著這個信念而採取一些行動。花更多錢,比如說。若這一點都做不到你可能在這個當下又回到舊信念了。 
△信念所造成的實相就像電力使電視開了一樣,一但信念(電力)消失,所應對的實相(電視)就關了,而電力(信念)是由你所控制的,實相是你所支撐它才 
持續的。
△把信念當成是事實那就無法變動。而你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後發現自己的心境受影響其實是個誤解。因為,環境也是實相也是你創造的,往往我們會
忘記這個部分。
△是有規則的存在,但你並不受限。在物質實相除了基本的物理規則,你並不需要將任何一種規則套在自已身上。
△「信念不一樣,本來就不會在一起」,連選擇都不需要,因為意識心在承載這個信念時你就已經選擇了。 
△信念的保存期限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左右實相創造的最底層信念為何才是關鍵。



19時間同時性之意念建構
真實的過去其實並不會影響現在,只有記憶中的過去會影響現在。
△賽斯有一個不錯的比喻:「你步行穿越森林,發現許多樹木。時間可以理解為整個森林,但是你見到前面的一株樹,把它稱為將來。你以為這樹以前
不在那裏,因為你還未到達它。你把你背後的樹稱為過去。」
△線性時間觀念的影響是:我們的經驗與意識的擴展受記憶窄化了。並且忽略了其他非官方路線也就是可能性的路徑以及過去仍然可以改變的事實。
△你當下所處的這個點,能夠到達當下這個點的「來時路」的路徑有著幾百萬種可能,不是只有記憶中的那個官方路徑。 
△你,憑藉著信心,跨出一步,你就踏進了未來(或改 變了過去)。所以,即使閉著眼睛,你都能走出一條路來,而且跟「來時路(過去)」一樣,「 
前途(未來)」有著幾百萬種可能性的路徑。
△你只需要管好你面前這一桌實相就夠了。

20信疑之間的跳脫與超越
賽斯觀念論述的信與疑,是需要經由深入地探討與更多的身心靈知識的智性與直覺的理解才能跳脫
△賽斯在《個人與群體事件》一書中的801節提到一個例子:「一個想要死的人本來就預備只體驗人世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說童年,而這個目的會與其父 
母的意向相吻合。例如,這樣的一個孩子也許會透過一個想體驗生產,卻不一定想體驗育兒歲月的女人出生。」 
△死亡是一種求生慾望的加速,只有基於物質層面的理解它才是消失或是死亡(非存在)。 
△當下你準備好要死(求生慾望的加速離開肉體)你便會死。
△我們以有限的(無論是意識或是資訊)觀察建構了真實!
21有錢的想像
告訴你一個以後我們會談到的秘密中的秘密,那就是我們所經驗的一切,就是
來自你所謂的「白日夢」喔!
△象徵性的行動簡單講就是,將你有錢時可能會採取的行動,真的付出實行。而且,,根據賽斯的建議,這些行動並不需要很「大」、很「難」的步驟。 
△所以說賽斯會說暫時先放掉做不到的「想法」,想後想像自己做得到。就只是想像,不花一毛錢吧!然後,就只是在「想法上」相信這個是有可能的。這也不花錢。光想就很爽了,就像買樂透想像可能中頭獎的心情。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相信」我是有錢的、我是富有的才去採取的行動。而當我能這樣做時,我的心情就愉悅了起來,行動也不再受阻。如此一來我們就具備了以前我們提到過的改變信念的「三管齊下」:心情好、有畫面、暫時放下目前的困境。 
▲我們絕對不需要去做主觀上很不爽,很困難的事。
22颱風假與天氣
在任何一個當地的範圍裡,天氣確實是忠實地反映了個人的情感。
△天候是我們的情感造成的! 
△我相信「若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有所損失。」而當這個信念形成,你損失的可就不只是一天的薪水了!而是更多的行動受阻,除非讓我等到有人/老天可以給我一個「有薪資的假期」。 
△賽斯:「在任何一個當地的範圍裡,天氣確實是忠實地反映了個人的情感。而『整體的』天氣模式,則是遵循著情感的更深的內在節奏。」
△《個人實相的本質》第二章裡賽斯提到:「任何的情緒都會釋放出荷爾蒙,如同呼吸會使空氣離開我們一樣,」換句話說,這就等於是我們不斷地在釋放出這種化學物質到空氣裡去而影響了大氣,而實質上的暴風便是由這種交互作用所引起的。

2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貼涼的!根本沒用!它只會讓自已暫時安心跟拒絕其後的成長與洞見所需要的動力。
△所有的、任何你遇見、看見、感受、覺知等等都是在架構二或內在世界就與其他(人) 意識共同同意的約定與演出,而且是對全體都有利無害的,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你遇到困境時可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直接告訴自己說,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來自我安慰,就像貼撒隆巴斯一樣,貼涼的!根本沒用!它只會讓自己暫時安心跟拒絕其後的成長與洞見所需要的動力。它成了一句沒什麼深厚信心的聊慰之詞罷了。 
△只要眼光夠狹隘、知識夠淺薄,什麼都可以是最爛的安排。
△二個面向:一個就簡單地相信與接受實相的特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然後去理解所遭遇事件為什麼是。第二,則是盡可能地去了解這個所謂「更高視野」也就是「實相的本質」的論述。以「解信並行」的方式來進行覺察的過程,那麼接下來就是信念的問題了。

24你的神鬼奇航
你也不必擔心你在做內在探索時沒有什麼特殊感覺、或沒「看」見什麼、或看見什麼跟權威的旅行手冊不一樣!
△每個民族甚至個人都有其建構「心靈/靈界地圖」,它們多少都是試圖去描繪真實的「不知界」或者未知的實相的內涵與本質。賽斯將這些對於真理或是未知實相的描述稱之為「神話或迷思」的一部分,沒有不好只是不夠精確與明確,而有時它們還會被你所謂負面能量或信念的投射所渲染。 
△你相信鬼的恐怖,那麼你就會看到它們如此,而從未了悟到它們其實是自己的信念形成。因而你會自動去找尋鬼來嚇你,而不是其他的「風景」或像魯柏一樣遇到「賽斯」來教他了。
△利用別人寄來的或整個民族所描繪的心靈的明信片及旅遊手冊是方便而且多彩多姿的,但它們也是非常誤導的。

Plurk

Facebook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