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關於擁抱

 1、抱樹(我常在國父紀念館前抱). 2、抱布偶(我床上有個可愛的水豚君). 3、抱長輩(他們通常會身體僵硬不知所措但感覺得出來心裡很開心). 4、抱小孩(缺點是會黏很久)。5、抱抱自已(參考《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蝴蝶抱法)。→有時會更加空虛…。6、擁抱蓋亞(就是趴在草地上,這個最佳療癒效果,缺點是有時侯大地之母剛迎來雨季)。7、抱寵物(我沒有)。8、抱愛人(…也沒有)。9、抱朋友(通常感到較不那麼深沉). 10、抱陌生人(free hug…這比較容易感到緊張)。11、抱老師(昇起一股我不佩卻又被溫柔接住的感動但又告訴自已不要太依賴)12、擁抱最不可愛的人、最不討喜的事物、自已最不接受的面向→慈悲喜捨、三輪體空、物我兩忘,目前功力還不到。

《別再跳脫舒適圈》

 

1、你不用筋疲力盡也能得到美好人生。
2、有必要忍受這麼多不適嗎?
3、不適的狀態不會促使你有所成就或表現卓越,反而會導致你的內在資源消粍殆盡,讓你原本就面對的問題變的更為嚴重。
4、真相是你感到不適就無法創造圓滿人生
5、逼自已跨出舒適圈就是一種否定,當你逼自已跨出舒適圈就會開始對自已、對別人失去信任感,對自已的能力失去信心。
6、一定要跨出舒適圈是錯的!

7、只要我們肯的話,舒適圈會不斷成長及擴展。
8、我覺得什麼舒適又自然就去做,然後從那處空間外向拓展及擴展。

9、待在舒適圈裡,意思就是接受你這一刻所在的地方,接納你現在的真實模樣。這跟放棄夢想沒有關係。事實是,這樣做反而更容易達成夢想,因為你能夠真正邁出步伐,離開你所在的地方,前往你想去的地方。

10、在舒適圈裡做一些不適的事情,跟在舒適圈外做,這兩者之間存在著莫大的差異。

11、為什麼會覺得一定要逼自已進入不適狀態才能茁壯成長?
12、你在舒適圈裡待得愈久,你的人生就會變得愈輕鬆,你的運氣會變得更好,你還會更輕鬆獲得更多機會。在生活中,你愈是把這些成果看的平常,並期盼它們的出現,你就會變的愈舒適,你的舒適圈也會自然往外擴展。

13、你隨時可以把鏡頭往內轉,開始尊重自已的需求。放棄,不要再那麼努力嘗試,放鬆,放下掌控感和抗拒感。貶眼間,你就會發現自已過著活力十足又愉快的人生。

14、你喜歡的事就當成興趣,去找一份正當的工作。這句話你有多常聽見?而你有多常對自已的小孩這樣說?

15、▲意識就是關鍵,對於你不想待太久的地方,絕對不要去關注。


16、畫下界線,並不表示要興建更高聳、更穩固、更堅不可摧的牆壁,反而是要往內

邁進,建立心目中覺得良好、自然、舒適的關係,這樣就能把自已的喜好表達給別人。


17、你讓某些事物進入你最私人、最神聖的空間,那些事物多少就會成為你的一部分,

並在那一刻,成為你的樣貌延伸出來的部分。你的界線會幫助你用心做出選擇,這樣

一來,你在自已的住家、在自已的身體,都會覺得很安全。



18、要是沒有一定程度的勇氣,就會太過輕易屈服於內心的恐懼…你會忍受虐待的關係

或癮頭,你會開始迎合恐懼恐,有時會到麻痺的程度,你會很難為自已挺身而出。



19、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夢想?答案就是典範轉移;不要探問「方式」,你要開始探問的是

「樣貌」。「你的那個版本的樣貌擁有你想要的一切?」



20、我現在這個模樣,就已是的、配得上的、足夠的。


21、「我一定要找到新工作,要有生產力」改成「沒關係,休息一陣子,跟自已新交流」

22、只要知道自已不管怎樣都會過得很好,這樣有利於探索創造力。

Plurk

Facebook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