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ishlenong (俊俏的我) 看板: TaichungBun
標題: [資訊]廢墟影像晶體計畫:現身-廢墟現場筆記2
時間: Mon Nov 18 10:46:04 2013
時間:2013/12/07(Sat.) 14:00-16:00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展間
講者:周瑪琍 小姐(1984年海山礦災生還者周宗魯先生的家屬)
Ms. CHOU Ma-Li (family member of the survivor from 1984 Hai San Mine
disaster, CHOU Tsung-Lu)
講題:災難與回憶 ─ 海山煤礦家屬的現身
內容:一位「海一」礦災家屬的故事
作品說明:
幾年前誤闖陡峭的金敏子山後,在全球化、網路化時代裡,不斷地、荒謬地與刺人的黃藤
、大棕、吸血螞蝗、卑劣蚊子、鬼魅的姑婆芋群、隱遁的蛇、想像中的魔神仔奮戰,同時
,自然卻治癒了我。從此,我像個瘋狂的逃亡者,不斷重複入山。我開始一種歷史性踏查
,前往新店到桃園山區曾存在的通電的隘勇線、1980年代全台狂飆的「森林遊樂園」遺址
、1990年代因WTO而終止並默默地在山中腐爛的煤礦工業、深山中荒廢的產業道路,穿越
野墳,荒廢的檳榔園……研究山區歷史的過程中,2011年偶然翻閱約翰•湯姆生1871年在
高雄六龜里拍攝的照片,我被久久地吸入其中。湯姆生作為台灣最早一批探險攝影者,我
很難不從影像中感受到「涉獵」感,一種自然、人類學的「旨趣」,這種觀看方式的建立
,無疑是為了鑲嵌入某種我們不知道的社會鬥爭場域。最後,我們可以說影像是以「現代
資本」的方式呈現出來。
影像作為「現代資本」,這讓我思考起改造這些影像的企圖:首先,在尺寸上放大;其次
,展示空間轉化在棄置空間;另外,在呈現的方法上用炭筆再現。這個方法將使影像產生
質變:首先,尺寸放大使得相片更奔向「影像」;其次,因為展示空間放置在棄置空間,
使得影像成為布景的潛能,因而奔向空的片場、劇場;第三,因為透過炭筆描繪再現(或
容有改造),影像奔向繪畫。原本,我與湯姆生照片之間產生的辯證圖像關係因此擴大,
同時朝向巨大的「歷史碎片」的思考,廢墟實體、影像都是現代性的歷史碎片,我們將被
視為歷史碎片的影像,再製於同樣被視為歷史碎片的廢墟空間裡,並把這個過程視為「展
示」,展示現代性裡永久遺落、永久侵害的遺跡。
活動網站: 官網 http://ppt.cc/3oiU
臉書 http://ppt.cc/jqhc
註:原訂於2013年11月17日舉行「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參展藝術家高俊宏「現身-廢墟
現場筆記(第二場)」演講計畫,因故改至12月7日舉行。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7.1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