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新聞] 舊時轉妹家 做「客」三好禮

作者: strellson (臺語是客家話) 看板: Miaoli
標題: [新聞] 舊時轉妹家 做「客」三好禮
時間: Fri Feb 20 11:55:12 2015

舊時轉妹家 做「客」三好禮 http://udn.com/news/story/7800/712016
104-02-20
聯合新聞網 記者胡蓬生╱苗栗縣報導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歸寧的日子,客家人稱為「轉妹家」或「轉外家」,早年苗栗地區的
客家婦女,都會手提竹籃裝雞髀,還有兩瓶酒當禮物帶回娘家,如今這些傳統習俗早已式
微,在年輕一輩身上幾乎已不復見。

新嫁娘 日落前趕回夫家

重修苗栗縣志「住民志」,記載苗栗客家婦女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到年初二出嫁女兒
歸寧,俗稱「做客」,婦女手提竹籃盛裝糖果、大片雞腿,女婿負責大、小箱的酒,到娘
家後要將酒分送到妻子的叔父、伯父及附近長輩家中,孝敬一番。

客家文史工作者黃鼎松表示,客家人非常重視禮俗傳統,新婚後頭一次過年回娘家,還得
要娘家兄弟或子侄輩一男一女來接;回娘家後,當天太陽下山前一定要趕回夫家,習俗的
含義應是「嫁出去的女兒,已是人家的媳婦」,因此新年還是要趕回夫家忙一些家事。

傳統回娘家禮物包括兩瓶酒、一塊年糕、約半隻雞的「雞髀(去了雞頭、雞脖子的半隻雞
)」,最基本就要這三個東西,後來隨時代演變,帶餅乾、糖果、水果都有,當然給父母
紅包少不了,如果是大家族,叔公、阿伯那邊也要包。

舊俗式微 帶水果餅乾都行

回娘家的日子一般都是大年初二,但在大家族可能就會先協調一下,否則媳婦年初二回娘
家去了,出嫁的大姑、小姑回來了,飯菜誰負責?因此大家族通常會協調,「資深」嫁娘
會延到初三或初四才回娘家。

他表示,帶甜粄、雞髀的舊習俗,在民國六十年代以前還很普遍,後來就式微了,現在回
娘家,帶瓶XO、水果、茶葉、餅乾之類都可以。

苗栗縣政府前主任秘書、文史工作者古鎮清表示,禮俗的東西可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
同俗」,會隨生活、環境時時改變,過年可說是農業社會的產物,以前女兒不能天天回娘
家,現在女兒可以天天回娘家,已完全不同了。

他認為,客家人傳統從農曆十二月廿五就進入年假,到年初四結束,約有十天,年初一要
拜拜,年初三日子不宜,所以女兒安排年初二回娘家是最適合的日子。

苗栗縣獅潭鄉新店社區理事長蕭芳櫻結婚20多年,但客家人回娘家帶雞髀、酒的傳統習俗
,對她來說已經很遙遠且陌生,長輩也不會拘泥傳統的嚴格要求;她說有時候年初一就跑
回娘家過節了,她母親很開明,不會要求女兒非按照老傳統不可,所以不曾有過帶雞髀回
娘家的經驗。

她已年近八旬的母親劉蘭嬌,雖然父母都不在了,但每年仍維持回娘家的傳統,年初二到
哥哥家裡做客,帶的禮物包括水果、酒、香菇、魷魚等,還保有傳統習俗的感覺,倒是雞
髀,她說因現在民生物資充裕,反而很少當禮物帶回娘家。

一隻雞兩家吃 感情不會散

劉蘭嬌回憶說,以往新嫁娘第一次回娘家過年,是不能在娘家過夜的,帶回娘家的伴手禮
,包括紅露酒或五加皮酒兩瓶,貼上紅紙,在這當年已是很好的酒了,另外還有雞髀、甜
粄一塊表達心意,新嫁娘第一次過年回娘家,離開時娘家也會回贈另一塊雞髀。

苗栗市民胡連嬌說,客家婦女為什麼帶雞髀回娘家,她猜想以前物資不豐富,吃雞肉不是
件容易事,因此過年殺雞拜拜,將熟雞切了一半帶回娘家,特別有「分享、共享」的寓意
夫家、娘家一家各吃一半,這樣「感情不會散」。


--
http://goo.gl/1QfTM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31.130.1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aoli/M.1424404516.A.F7A.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Plurk

Facebook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