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POLO談生活與象徵性系統

引自如下

生活與象徵性系統
  心理機制展現在外在的生活現象或狀況其實是多變的。心理一直力求盡可能多的表現或具體化,從賽斯的觀念我們可以了解身體是心理的一面鏡子,但是可見的或身體的狀況並非就是代表什麼特定的心理問題。簡單來說,內心與外境並非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僵化答案。這種角度其實否定了心理求變與多樣性的本質。許多坊間的身心理的書籍或對身心理不夠了解的助人者,往往會武斷地告訴我們,什麼什麼狀況就是代表什麼。譬如說,生氣就是在求助、生病就是在討愛、或是藉由通靈來找答案等等,這實在是便宜行事,也大大地誤解了心理的本質。

  然而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要如何從外在身體或情緒的痕跡去完全透視心理作動的本質意涵為何呢?身體(或是外境)的表現其實只是心理狀態的具體化表現之一,而且同一種現象不代表同樣的心靈或心理狀態。反之,相同的心理狀態或問題也不一定會創造出相同的身體狀況與事件。所以,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心理狀態,是需要透過自我的探索過程,而不是按圖索驥,以期找到什麼病就是代表心理毛病的簡單答案。但是要如何做才能符合「自我探索」呢?我們需要了解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每一個狀況也都有它自己的脈絡跟理由。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所以,首先必須先揚棄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的制式答案。而由此也可以知道,多數的人其實從沒真正了解自己,因而呈現在處理自己的身體與情緒方面的表現,有時就會充滿矛盾與衝突。因此,了解自己其實是要透過自己來了解自己的狀況,而不是靠著一個專家來告訴你你怎麼了。尤其當這個專家或是導師以一個相當肯定的口吻告訴你一個明確而直接的答案時。所以,賽斯曾說小心那些有問必答的人。因此,心理諮商是透過進入個案的脈絡與定特的後設思想來協助個案,而不單單只是以自己的經驗法則硬要將對方納入自己的認知框架。雖然一般人確實習慣依賴外部的資訊做為支撐自己所謂的已知領域,進而避免讓自己涉入未知的恐懼。所以多數人還是較喜歡接受明確的「答案」,而不喜歡探詢問題的本質,進而思索、尋找連自己都不很確定的所謂「答案」。這也是一般人鮮少找尋諮詢的原。因為,我們總希望快速解決問題,而如果有一個「老師」或是「靈媒」、「算命」可以很快地告訴我們答案,我們的焦慮便會頓時減輕很多,而老師或是代言人也會很高興自己的權威再一次的被肯定。但是這不是自我探索的真相。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共同限制性信念下的產物,並無法真正地改變個人的狀況或實相。

  更進一步從身心靈的觀點而言,物質世界或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其實是一種偽裝的系統,而實相只是象徵性地作為心理狀態的表達。因此,我們應該對自己做更多的觀察,或者說覺察自己的象徵性系統。心理不斷地尋求盡可能多的表現方式或具體化。它亟欲做各種創造與盡可能多的體驗,這是它的本質。所以,我們想了解自己的狀況就必須去知道自己的心理所習慣運用的象徵系統為何。就像解夢一樣,你需要用你自己特殊的象徵銀行與資料庫而不是一般通用的。所以,非自我探索取向的老師們提供的答案或是支持我們身心理成長的手法,它只是盡可能的符合這個象徵系統的詮釋,但不見得適用於每一個人!就算符合,也難以有個別化的深入。因此,想要了解這些切身象徵所代表的心理上意義,我們必須要「往內覺察」。這了解個象徵對自身而言是代表什麼意思,再從這些象徵中覺察到的意思,進一步去思索自己為何會這種感覺或感受,因而能更深入地去了解到此象徵對自己的意義,或是其背後的限制性信念。

  但是在自我覺察的過程中,我們要如何知道自己對這些象徵所詮釋或探索的意涵是「正確」的呢?或就是所謂的「正確答案」呢?這一開始可能是有些困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對自己的行為、思想與信念變化的觀察,你會漸漸發現自己是有一些特殊模式或習慣的創造。譬如說,你可能在觀察中發現每當你內心自我批判時,便會遭受到人際攻擊或胸悶;或是也有可能有意外之財的喜悅時,因著沒有安全感也會有遭受到人際攻擊或胸悶。當然,這些例子不需要被當成教條。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相同可見的狀況並不一定會代表相同的心靈或心理狀態。而另一個較簡便的方式是自由聯想、隨性地猜測這個象徵性的狀況代表的意義。它通常也可以給你不錯的自我探索的起頭或是一個驚訝的發現。當然,在這些自我探索的過程中若有困難也可以到諮商中心找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協助自我覺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Plurk

Facebook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