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虎尾社區-公安社區

http://www.huwei.gov.tw/form/index-1.asp?m=2&m1=20&m2=154&id=349
(一) 社區位置及資源現況
1. 地理位置範圍及面積-
公安社區位於虎尾鎮市中心,人口約有4100人,東以東仁里為界,西臨德興里,南近中山里,北與埒內里,是虎尾鎮的商業中心區內有學校,運動公園,地方法院,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菸酒公司,虎尾第二高【水塔】,布袋戲館,故事館,生活機能優,交通方便佳的一個優質社區,希望參於社區的營造、能發現公安,造訪公安社區,知道公安社區是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美食臨立運動休閒觀光的好地方。
2. 社區現有人口資源
(1)公安社區人口數統計
公安社區總人口數4100 人,33鄰,戶數有1351 戶。
(2)社區組織



社區景點
虎尾公園
虎尾早期開墾的大崙腳庄,其所指的大沙崙,就是今天的虎尾公園。清乾隆年間,公園一帶曾發展成為街市,可惜好景不常,後來因為曾圭角變亂,加上瘟疫橫行,而成為荒涼廢墟。清朝末期此地一度是亂葬崗一直到日治時期,才隨著虎尾街市的發展,將墓地規劃為公園,惟剛好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停止。今日我們所看到的虎尾公園是興工建造於民國56年,公園內有一座涼亭曰「大崙腳亭」,亭旁有棵木麻黃,高及六層樓高,幹圍寬約5公尺,推估約有百年以上樹齡,為虎尾地區最古老的一棵老樹。


龍山寺
原名「龍善堂」,為民間齋教信仰,本地有四十餘名食菜居士信奉,隸屬於斗南龍善堂。昭和3(1928)年9月,鍾招治、沈協二位居士發起募建,以三千圓建築本寺。後因法務繁忙,聘請施萬章居士協助寺務,施萬章居士仍以堂主身分處理外務。每年的農曆春節與佛祖誕辰,龍善寺多會舉辦法會或遊街,吸引不少民眾參與,同時熱心於地方事務,不因相異宗教而有界線,至今仍是居民的信仰重心。

虎尾水塔
虎尾水塔及圍牆:貯水塔為一座八角形水泥柱體,高50.5公尺,柱體對稱並有序列,泥水作工考究精細可蓄水四百公噸。在虎尾近代發展中,虎尾水塔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虎尾水塔原名為虎尾接貯水塔(俗稱水道頭),建於昭和5年(1930年),為一座八角形高50.5公尺、柱體對稱有緻、泥工考究的水塔,可蓄水,昔日涵蓋虎尾街內1萬3千餘人,而現今可滿足7萬餘人的給水需求,是附近鄉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水塔。虎尾水塔以前不但和虎尾糖廠煙囪、合同廳舍閣樓為虎尾街最高的三個標的建築,亦是早年虎尾相當知名的觀光景點,至今仍有許多婚紗攝影到此取景,本社區於101年5月5日舉辦水塔下親子彩繪活動。


布袋戲館
原為虎尾郡役所,落成於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佔地七百餘坪,是一棟三合院、二層樓的半木造的廳舍,為虎尾地區最具氣勢的官方建築。民國34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郡役所改為區公所,民國79年後閒置。民國86年虎尾舉辦「虎溪躍渡大崙腳」全國文藝季,讓世人重新認識虎尾郡役所的價值透過地方人士林燦弘、林文彬等人的極力爭取保留下,該所在三年後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終免除被拆的命運,並隨之規劃為虎尾地方重要的傳統藝術─布袋戲主題館,讓有「布袋戲故鄉」之稱的虎尾突顯出地方特色。


雲林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以前原來是日治時期台南州虎郡郡守官邸是座日式木造建,建造於大正年間,在台灣光復之後曾作為雲林地方法院的院長宿舍,後來被雲林縣政府定為歷史古蹟。從日治時期到今日,這棟日式建在台灣經過了80多年的歲月,2007年12月它成為長年推動閱讀文化的非營利組織-「雲林故事人協會」的營運點,創造雲林縣第一個歷史建築再利用的首例。為配合政府擴大內需的"虎尾第一街"意象定合計畫,故事館在2009年元月開始休館整建,2009年5月工程終於完成,經過4個月的整修,雲林故事館重新開幕,大人可帶著家裡的小朋友來此看書、聽故事;坐在院前綠蔭樹下,聽風聲、看展演,在書香中悠閒渡過每一個來故事館的早晨與下午。


幽翠閣
根據虎尾當地的耆老口述,日據時代當時的皇太子裕仁殿下,曾前往雲林視察。昭和登基為天皇後,虎尾當地盛傳昭和將再次前往雲林視察並造訪虎尾糖廠,為迎接天皇與其他日本高官遂興建「虎尾街役場招待所」,別名為「湧翠閣」現今叫幽翠閣。台灣光復後,爆發二二八事件,當地民兵與國民政府軍21師在雲林激烈交戰,而「虎尾街役場招待所」就是當年民兵領袖聚集開會的重要場所。幽翠閣在眾多熱愛地方,熱愛人文教育的朋友一起努力之下,縣政府文化處已納入為古蹟,整修之後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




----------------------------
行政院文建會藝文部落格
http://blog.cca.gov.tw/blog/pilik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Plurk

Facebook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