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皇軍破徐州喜賦 作者:謝汝銓

簡評 當時的文人,不可此稱讚頌功,似乎別無它法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333

皇軍破徐州喜賦

作者:謝汝銓
2014 戰爭與災異/戰爭
昭和戌寅年1五月十九日。皇軍破徐州2,風捲枯葉疾。哀哉蔣介石,愚哉李宗仁3。師稱五十萬,善戰究無人。慘憺4昔經營,金城5誇堅塞。聖戰我皇軍,南北6攻粉碎。正如昔德軍,破俄7樹奇勳。包圍湖沼地8,殲滅死紛紛。敵帥傳嚴令,士氣鼓剛勁。決戰大運河9,言有重要性。不徒關勝敗,國家繫興亡。事勢難收拾,飛機走倉皇10。責任甘自棄,終慚11為將師。茫茫何處逃,隻身無地寄。皇軍最仁恕12,勸降機飛去。降票散空中,得知皆為据13。降者數萬兵,皆得保其生。敗軍既如此,良民更同情。津浦線14開通,隴海線15掌握。北中兩政權16,融合早成局。南北我貔貅17,聯絡陸18自由。縱橫事剿撫,治化宏禹洲19。寧豫皖20三省,犬牙交錯
21。其間沃野多,產物得調整22。武漢大脅威,蜀陝叛幾希23。八閩與兩粵24,離散25待時機。金廈兩孤島,暴軍早清掃。漸復舊時容,歡聲聞載道。國黨與共黨,歐美恣依存27。回頭如不早,流毒28遍城村。宜速劍29雄心,轅門泥首謝30。振興大亞洲,創我東方霸。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載於《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3年(1938)6月14日,夕刊4版。本首作品,是為慶賀日軍贏得徐州會戰而作,全詩緊扣時事,文字淺白流暢,以記事為主要特色。
本作所記時事多端,以徐州會戰一事為核心,牽動整個中國局勢變化,除會戰本身事項外,尚且涉及華北臨時政府、華中維新政府即將合流的中國政局、日本海軍攻入金廈的戰況、南北兩路日軍在華中彙流之戰果、日軍欲沿隴海線進軍武漢的戰略等諸多事項,再再突顯出謝雪漁對中日戰局的深刻掌握。
此外,這首詩作的另一價值,在於反應部分臺人對於中日問題的立場。在作品中,作者無疑是採親日的態度,來看待並紀錄中國與日本間情勢的發展。尤其詩末指責國共依附西方殖民者的觀點,與要求中國協力日本振興亞洲的訴求,可說是全面複製日本聯亞抗歐的國策論述。這反映出日治時期的臺灣文人,其國族與文化認同的多元與複雜性。
【作者】
謝汝銓(1871-1953)。見〈寄滿洲國外交總長同宗介石君〉。
【注釋】
  1. 昭和戌寅年:指昭和13年(1938)。
  2. 徐州:城市名。位於江蘇省西北部,瀕黃河舊河道,隴海、津浦兩鐵路交會於此,為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四省的交通要衝,自古即為軍事重鎮。
  3. 李宗仁:中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負責防禦徐州地區。李宗仁先後調集64個師,與3個旅,約近60萬的兵力進入戰區。主力集中於徐州以北地區,抗擊北線日軍南犯。另一部份兵力部署于津浦鐵路南段,阻止南線日軍北進,以確保徐州。
  4. 慘憺:即「慘澹」的日文漢字寫法,苦費心思之意。
  5. 金城:比喻城池堅固,此指徐州市而言。
  6. 南北:指南北兩路進軍。徐州會戰,日軍先後調集8個師、3個旅與2個支隊(相當於旅),約24萬人,分別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實行南北對進,首要目標在於攻佔華東戰略要地徐州,然後沿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西取鄭州,再沿平漢鐵路(北京─漢口)南奪武漢。
  7. 破俄:指一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坦南堡戰役,此役德軍運用鐵路網運兵,兩路夾擊俄軍,以較少兵力擊敗俄軍。而徐州會戰中,日軍則使用津浦鐵路運兵,以較少兵力由南北兩路夾擊中國軍,在戰術運用上具有相似性。
  8. 湖沼地:滿佈著江水、湖泊與池沼的地區,此指徐州戰區而言。
  9. 大運河:此指京杭大運河江蘇段,為中國軍隊設防的重點戰線。
  10. 飛機走倉皇:徐州會戰於5月19結束,同年6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將設在漢口的政府機構,遷至重慶、昆明兩地,蔣介石本人亦搭機前往重慶。
  11. 慚:羞愧。
  12. 仁恕:有仁心而能推己及人。
  13. 据:通「據」字,憑據。
  14. 津浦線:自河北省天津市至江蘇浦口的鐵路。長一千一百一十三公里,經過山東、安徽兩省。清光緒年間由政府向英、德貸款興築,光緒三十四年開工,宣統三年路工告竣,民國元年,黃河鐵橋成,全線通車,為連絡黃河、長江流域南北重要的交通線。
  15. 隴海線:從江蘇省北部連雲港,經安徽省、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蘭州的鐵路。全長一千七百五十九公里,在徐州與京滬線相交,在鄭州與京廣線相交,在潼關西與同蒲線相交,可通向東西南北各地,是中國中部一條橫貫大動脈。
  16. 北中兩政權:1937年12月14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日本北支方面軍扶持下於北平成立。隔年,1938年3月28日,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在日本華中派遣軍指導下成立於南京。同年,9月22日,臨時、維新兩政府聯合,在北平成立中華民國政府聯合委員會。
  17. 貔貅:比喻勇猛的將士。
  18. 陸:陸續。
  19. 禹洲:傳說大禹劃分中國為九大州,後以禹洲代表中國。
  20. 寧豫皖:寧,江蘇省南京市的簡稱,清代南京為江寧府治,故名。此處用以代指江蘇省。豫,河南省的簡稱。皖,安徽省的簡稱。
  21. 犬牙交錯境:指江蘇、河南、安徽三個相鄰省分,地界參差雜錯有如狗的銳齒一般。「犬」,原刊誤作「大」,今改之。
  22. 調整:調理整頓人事物的現況,此處引伸作「調度」解釋。
  23. 蜀陝叛幾希:四川和陝西,距離武漢的狀況也相差不多。叛,背離、違反,引申為不同。幾希:相差不多、很少。
  24. 八閩與兩粵:分指福建與廣東、廣西。八閩,福建省的別稱。因宋元時分置八府八路而得名。
  25. 離散:分離;分散。此指人心背離蔣政權而言。
  26. 暴軍早清掃:蠻橫的中國軍隊早就已經被消滅。1938年5月10日,日本海軍第五艦隊進攻廈門市,1 3日全面佔領,時間略早於攻克徐州,故有此語。
  27. 歐美恣依存:此指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無視驅逐白種殖民者的使命,依舊放縱的與歐美國家相互依附而生存。恣,放縱。
  28. 流毒:留傳散布的禍害,此泛指共產主義或個人主義等源自西方文化的思潮。
  29. 劍:此作斬除、去除之意。
  30. 轅門泥首謝:到皇軍的營門外磕頭謝罪。轅門,古代君王出巡,駐駕於險阻之地,以車作為屏障,翻仰兩車,使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的門,稱為「轅門」,後泛指將帥的營門或衙署的外門。泥首,叩首至地而泥汙額頭,喻指謝罪。
【延伸閱讀】
  1. 子襄〈祝漢口陷落〉,《詩報》第189號,昭和13年(1938)11月17日,頁11。
  2. 海樓〈星洲陷落有感〉,《詩報》第269號,昭和17年(1942)4月3日,頁11。
  3. 李本〈同日適值皇軍星港入城式祝意滿腔振筆再賦〉,《詩報》第270號,昭和17年(1942)4月20日,頁6。
(張明權)
 
----------------------------
行政院文建會藝文部落格
http://blog.moc.gov.tw/blog/pilik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Plurk

Facebook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