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臺籍從軍殉難勇士今秋恩賜合祀靖國神社感賦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350
簡評:屬於何方?歸於何處?泰山鴻毛間,輕重怎分?


臺籍從軍殉難勇士今秋恩賜合祀靖國神社感賦

作者:謝汝銓
2014 戰爭與災異/戰爭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一死分輕重,前事訓吾曹1。從軍忠報國,戰陣效微勞。皷角2旌旗裡,縱橫胆氣豪。彈砲冒煙雨,海山揮寶刀。荐食3逐蛟豕,升木4驅猿
5。忠義拚身命,姓名青史高。春秋隆俎豆6,仙樂八琅璈7。省識泉臺8士,皇恩感泣叨。秦風9生者賦,與同仇澤袍10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載於《詩報》第304號,昭和18年(1943)10月11日,頁2。位於東京的靖國神社,由明治天皇下令興築,用來供奉明治維新以降,為日本帝國戰死的軍人與軍屬。「靖國」二字,出於《左傳》:「吾以靖國也」之句,用以表彰戰士安定國家之意。在宗教上,入祀靖國神社者,便神格化為護國之魂,受到國家的尊崇。
然而,出身殖民地的戰歿者,是否應入祀靖國神社,在無前例可循之下,一直處於懸而未決的灰色地帶。此後,隨著「志願兵制度」在臺施行,具有正式軍銜的臺籍戰歿者陸續增加,再加上長期以來大量犧牲的臺籍軍夫,讓入祀靖國神社的問題,更加迫切化,最終在昭和18年(1943),議定包含軍夫在內的臺人戰歿者,可以入祀靖國神社。
這項措施,具有特別的政治意涵,這表示日本皇室接納臺灣人成為日本的國魂,象徵臺人已經同化為日本人的一支。當時臺灣社會,將入祀之事,視為國家對臺人長期犧牲付出的報償,紛紛起而讚頌,本詩亦屬其中之一。此作除了是追崇戰歿者的祭文之外,也可說是一個記錄戰前臺人國族立場的時空膠囊。
【作者】
謝汝銓(1871-1953)。見〈寄滿洲國外交總長同宗介石君〉。
【注釋】
  1. 吾曹:我輩、我們。
  2. 皷角:戰鼓和號角。皷,通「鼓」字。
  3. 荐食:亦作「薦食」,指不斷吞食、吞併之意。薦,數次、屢次。
  4. 升木:攀爬樹木。
  5. 猿猱:泛指猿猴。
  6. 俎豆:分指俎和豆,皆為古代祭祀中裝盛食物的禮器,後泛指祭祀。
  7. 八琅璈:指八琅之璈,為古代傳說中的玉製樂器,後泛指樂曲而言。《漢武帝內傳》:「王母乃命諸侍女王子登彈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笙。」。
  8. 泉臺:本指墓穴,後亦指陰間。
  9. 秦風:指《詩經‧秦風‧無衣》,此篇作品為戰歌,主要表現戰士間同仇敵愾的精神。
  10. 與同仇澤袍:轉化《詩經‧秦風‧無衣》文字而來,意指彼此間同仇、同澤與同袍。與同,猶同。同仇,指共同赴敵。同澤,指一起弄髒衣服。
【延伸閱讀】
  1. 謝汝銓〈悼爆彈三勇士〉,《詩報》第36號,昭和7年(1932)6月1日,頁4。
  2. 謝汝銓〈敬輓山本元帥〉,《詩報》第297號,昭和18年(1943)6月7日,頁2。
(張明權)

 
----------------------------
行政院文建會藝文部落格
http://blog.moc.gov.tw/blog/pilik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不曾了解到 無條件的愛
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Plurk

Facebook 名片